为什么断了腿的马必须死?很多人不知道,就算是身价几百万的赛马,只要腿不慎断了,马主人也会给马安乐死。 赛马场上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价值数百万的冠军马突然跛行,兽医检查后摇头叹息,腿部骨折对马来说往往意味着生命终结。 马腿的构造确实很特殊,从膝盖往下的部分几乎没有肌肉,主要由骨骼、肌腱和韧带组成,这种结构让马跑得很快,但也带来了问题。 正常情况下人类骨折后可以用石膏固定,周围的肌肉组织能提供支撑和保护,但马腿下半部分缺少这种“软垫”保护。 马的体重通常在400—600公斤之间,四条腿平均分担重量时,每条腿承受约150公斤压力,当一条腿受伤后,剩下三条腿的负担会增加到200公斤左右。 这种额外负担很快就会引发连锁反应,健康的三条腿需要承受更大压力,蹄部的血液循环会受到影响,容易引发蹄叶炎。 蹄叶炎是马匹常见的严重疾病,马蹄内部有很多细小的血管和神经,当血液循环不畅时,这些组织会发炎坏死。 患上蹄叶炎的马会感到剧烈疼痛,就像人类的指甲被硬生生撕掉一样,疼痛会让马不愿意走动,进一步加重血液循环问题。 马的睡眠习惯也增加了治疗难度,大多数马每天只躺卧2—3小时,其余时间都是站着休息的。这种习惯源于野生马需要随时准备逃跑。 长期卧床对马来说是很不自然的状态,躺着超过几个小时,马的内脏器官会受到压迫,肺部通气功能下降,消化系统也会出现问题。 兽医曾尝试用吊带帮助受伤的马站立,但效果并不理想,吊带会在马的腹部和胸部产生压迫,时间长了会造成皮肤磨损和肌肉萎缩。 马腿骨折的愈合过程也比其他动物困难得多,人类骨折后可以完全不活动几个月,但马不行,即使轻微的移动也会影响骨折部位的恢复。 现代兽医技术已经能够治疗一些简单的马腿骨折,比如掌骨的直线型骨折,但粉碎性骨折或关节部位的骨折仍然很难处理。 治疗费用也是考虑因素之一,一匹马的腿部手术费用可能达到几十万元,后续的康复治疗还需要更多投入,即使治疗成功,马匹也很难恢复到原来的运动水平。 不同品种的马面临的风险也不同,纯血马是专门为速度而培育的品种,它们的腿骨相对更细,骨折风险更高。 相比之下一些重型马品种如夏尔马或克莱兹代尔马,腿骨更粗壮,骨折后的存活几率要高一些,但这些马通常不用于竞速运动,马的年龄也影响骨折的严重程度,年轻马的骨骼愈合能力较强,老年马则因为骨质疏松更容易发生严重骨折。 赛马行业对此也在寻找解决方案,一些赛马场改进了跑道设计,使用更好的缓冲材料来减少马匹受伤的风险,兽医们也在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干细胞疗法、生物材料植入等技术正在实验阶段,希望能提高马腿骨折的治愈率。 预防仍然是最重要的措施,定期的X光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的骨骼问题,及时治疗能避免严重骨折的发生。 马匹的训练强度也需要合理控制,过度训练会让马腿承受超出承受能力的压力,增加受伤风险,营养补充同样重要,钙、磷等矿物质的合理搭配能够增强马匹的骨骼强度,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 从进化角度看马腿的这种构造是为了适应草原环境而形成的,在野外马需要快速奔跑来逃避捕食者,速度比耐用性更重要,现代马匹虽然不再面临野生环境的威胁,但它们的身体结构仍然保留着这种特征,这就像人类的阑尾一样,是进化过程中留下的痕迹。 其他一些动物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猎豹为了追求极致速度,身体构造变得很纤细,但这也让它们容易受伤且寿命较短,鸟类的骨骼中空是为了减轻重量便于飞行,但这也让它们的骨骼比实心骨骼更脆弱,这些都是进化过程中的权衡选择。 了解这些生物学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动物的需求,对于养马的人来说,认识到马腿的脆弱性有助于制定更合理的饲养和训练计划。 现代科技的发展也许能在未来改变这种状况,基因技术、再生医学等领域的进步可能为马腿骨折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信源:这种家畜断了腿就必须死,因为用三条腿活着更惨——澎湃新闻
——决不能让潘展乐成为孙扬第二正在新加坡举行的游泳世锦赛,中国游泳全军覆
【38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