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斯德哥尔摩落幕的第三轮中美经贸会谈,悄然扭转了两国关系的航向。这场持续两天的马拉松式谈判,首次突破技术性磋商桎梏,直击核心矛盾——从关税壁垒、市场准入等执行层硬骨头,一路争辩至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全球产业链重构等战略级议题。火药味与妥协欲在谈判室里反复拉锯,最终淬炼出三年未见的实质性进展。 现场传来的微妙风声印证着博弈烈度。中方会后声明罕见祭出三重定调:"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在外交辞令中,这往往意味着双方曾掀桌怒斥却未离场;美方同步抛出的"建设性、有成效"评价,更如同在硝烟散尽的战场插上休战旗。知情人士透露,首日会议因农业补贴争端几近崩盘,中方代表当场拍出数据模型驳斥美方统计谬误,迫使美方连夜调整要价清单。 最戏剧性的转折来自白宫权力中枢。特朗普29日向媒体亲曝:财长贝森特越洋电话中难掩兴奋,直言"谈判结果比预期更强劲!"。对比前一日谈判团队的低压氛围,此番表态犹如冲破乌云的信号弹——当美方将"感觉非常好"与"比前一天更好"叠加表述时,实锤了两大事实:首轮交锋曾濒临破裂,而最后一刻的相互妥协让天平终于向和解倾斜。 这48小时密谈如同精密的外科手术:双方既在半导体管制清单上各退半步,又就新能源补贴时限达成临时框架。尽管钢铝关税等深水区仍待攻克,但会谈已竖起关键路标:当世界两大经济体愿在关税战火中腾出谈判桌空间,便意味着2023年凛冬里最厚重的冰层,正在斯堪的纳维亚的夏阳下发出碎裂脆响。
最高500%关税!中美谈判结束,美方发出威胁,中方表态一句话亮了瑞典时间7月2
【174评论】【1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