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才子多风流,李叔同与坤伶杨翠喜,歌郎金娃娃,名妓朱慧百、李苹香、高翠娥……都

裂谷长河娱乐 2025-07-30 15:12:16

自古才子多风流,李叔同与坤伶杨翠喜,歌郎金娃娃,名妓朱慧百、李苹香、高翠娥……都有着千丝万缕、纠缠不清的联系。1901年,他有《为老妓高翠娥作》:残山剩水可怜宵,慢把琴樽慰寂寥。顿老琵琶妥娘曲,红楼暮雨梦南朝。 李叔同1880年出生在天津一个有钱有势的盐商家庭,老爸李世珍是同治年间的进士,还干过吏部主事,家里银号和盐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是父亲晚年生的,母亲王氏是侧室,比父亲小不少。1884年父亲去世时,他才四岁,由大哥李文熙拉扯大。从小接受私塾教育,跟着当地名士学诗词、书法和篆刻,七岁就能背《孝经》和《毛诗》,十三岁练小篆,十五岁就吟出“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这样的句子。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他带着母亲和妻子俞蓉儿迁到上海,进了南洋公学外语班,边学边混文艺圈子,加入上海书画公会和沪学会。1901到1905年,他当票友,登台演京剧《蜡庙》和《白水滩》,饰黄天霸、褚彪和穆玉玑,还结识孙菊仙、杨小楼、刘永奎这些名角。穿丝绒帽缀白玉,花缎袍子,典型的上海公子哥模样。这些事儿让他文艺根基打牢,但也把他拉进声色场所的圈子。家庭背景让他从小接触佛教,乳母教他念咒,普陀山来的和尚也影响他,但早年他更沉迷文艺和社交。1897年遵母命娶俞蓉儿,生了李准和李端两个儿子,长子早夭。生活看似顺风顺水,可时局动荡让他开始思考更多。 李叔同早年交游广,特别跟一些女艺人和妓女有密切联系,杨翠喜、李苹香、高翠娥、金娃娃、朱慧百、谢秋云这些名字都跟他扯上关系。杨翠喜原姓陈,河北通州人,家贫被卖给杨家学艺,唱河北梆子和京剧花旦,嗓音清脆,长相可人。十四岁时李叔同在天仙茶园看她演戏,两人结识,此后他常捧场,1901年春回天津省亲,还入京见她,填《菩萨蛮·忆杨翠喜》两首,赞她花容月貌。李苹香本姓黄,徽州望族后裔,家道中落后迁嘉兴,落风尘,但诗词书画样样通,阁号天韵,出过《天韵阁诗选》和《天韵阁尺牍选》。1901年秋两人初遇于文人宴席,他赠七绝三首,她回诗咏落花,两人以诗词唱和,他还为她书作序,谈乐籍与文明。高翠娥是年长妓女,1901年他为她作诗,描绘残山剩水和琵琶曲。金娃娃是上海歌郎,朱慧百是名妓素韾吟馆主雁影女史,谢秋云也跟李叔同有艺事往来。这些联系多通过诗词和戏剧产生,他清醒意识到“愁万斛,来收起……休怒骂,且游戏”,但社会习气让他难以完全脱离。 李叔同这些交游不是单纯沉迷,他总带着点清醒劲儿。跟杨翠喜的往来从天津开始,到上海延续,他隔三差五捧场,甚至想赎身,但家庭和时局没让这事儿成。词里写“燕支山上花如雪,燕支山下人如月”,字字见真情。李苹香跟他同岁,两人投缘在文学上,他口占“子女平分二十周,那堪更作狭邪游”,怜惜她命运。临别赠诗四首,比她为卓文君和琵琶女,自己比杜牧和白居易。高翠娥的诗里透出对老妓的同情,“红楼暮雨梦南朝”。金娃娃和朱慧百的记录少,但也留诗词痕迹。这些联系让他早年文艺活动丰富,但也加深了对社会乱象的忧虑。1905年母亲去世,让他打击大,次年去日本留学,学西洋画和音乐,办春柳社演话剧,开中国话剧先河。回国后教书,1912年在浙江一师教音乐美术,学生有丰子恺、潘天寿。教学中他强调人格先于艺术,“士先器识而后文艺”。这些经历让他渐生出世念头,接触佛教更深。早年家庭崇佛氛围,加上西湖寺庙影响,让他开始吃素念佛。 李叔同出家前生活多变,1905年娶日本籍妻子春山淑子,生女油子。1911年携妻回国,在天津和南京教书,传播西洋艺术。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剃度,法名弘一,号演音。出家原因多面:母亲去世让他现实不如意,红尘烦恼多,对佛教向往深。幼年家庭影响大,同事夏丏尊介绍佛书,他试断食和禅修,觉得合适就出家。出家后专注律宗,著《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和《南山律在家备览》,推广戒律,走遍东南城市讲经。书法继续,但风格变简朴。妻子回日本,子女由兄长照顾。他持钵乞食,衣着简单,晚年移泉州。1942年10月10日在开元寺温陵养老院写“悲欣交集见观经”,三日后圆寂,舍利分葬泉州和杭州。

0 阅读:8
裂谷长河娱乐

裂谷长河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