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结局已定?2025年7月21日,美官方报告称,奥巴马政府曾“伪造情报”,干

飞鱼说世界 2025-07-30 15:30:43

奥巴马结局已定?2025年7月21日,美官方报告称,奥巴马政府曾“伪造情报”,干预权力交接,已向司法部门提交所有文件。

2025年7月18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抛出一份重磅报告,指控奥巴马政府在2016年特朗普胜选后,涉嫌通过伪造情报质疑选举结果。 这份报告由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发布,内容直指“通俄门”事件,称奥巴马团队有意编造特朗普与俄罗斯的联系,试图削弱其执政合法性。 报告列举了上百份解密文件,包括2016年12月的备忘录,记录了情报机构如何被指示放大所谓“俄罗斯干预”的信息。这些文件被移交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正式启动调查。 这份指控的核心围绕“斯蒂尔档案”,一份由英国前特工编写的报告,声称特朗普团队与俄罗斯有不正当联系。报告称,奥巴马政府明知这份档案内容未经充分验证,仍将其作为“通俄门”调查的基础。 2016年11月,奥巴马与国家安全团队开会,讨论如何应对特朗普的胜选。会议记录显示,官员们决定利用情报资源,散布不利特朗普的信息。这一系列动作被指违反情报工作规范,涉嫌滥用职权。 7月20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真相社交”上发布了一段人工智能生成的视频,画面显示奥巴马身着囚服,双手被铐,站在法庭内。

这段视频迅速传播,引发网络热议。一些人认为这是特朗普在暗示奥巴马将面临法律制裁,另一些人则质疑视频的真实性,指其为政治宣传。特朗普的举动并非孤立事件,近期他因“萝莉岛”事件备受争议,外界普遍认为他急需转移公众注意力。 奥巴马的发言人迅速回应,于7月21日在芝加哥召开新闻发布会,指责特朗普利用旧案制造舆论焦点。发言人强调,指控缺乏实质证据,所谓伪造情报的说法纯属捏造。 发言人还提到,特朗普因爱泼斯坦案的压力,急于将公众视线转向奥巴马。这种反击并未平息争议,反而让网络上的争论更加激烈。支持特朗普的网民称奥巴马“罪有应得”,而反对者则认为这是政治报复。 7月23日,加巴德再次公开表态,确认所有相关文件已移交司法部。文件包括电子邮件、会议记录和内部备忘录,详细记录了奥巴马政府如何指示情报机构操作。 加巴德特别提到一封2016年11月的邮件,显示奥巴马亲自参与讨论,决定如何利用“斯蒂尔档案”。她表示,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将深入调查,查明是否涉及刑事犯罪。这场风波让奥巴马成为网络攻击目标,社交媒体上充斥着死亡威胁和入狱呼声。

这场指控的背景复杂。美国政治长期以来党派对立严重,特朗普与奥巴马的恩怨由来已久。2016年大选后,“通俄门”调查持续两年多,耗费大量资源,最终未找到特朗普与俄罗斯勾结的确凿证据。 如今,2025年的这份报告重新翻开旧账,指向奥巴马政府的操作。外界质疑,这是否是特朗普团队在2024年大选前的政治清算,意在削弱民主党影响力。 特朗普的动机同样受到关注。他近期因爱泼斯坦案的关联而备受批评。7月22日,媒体报道特朗普在白宫回答记者提问时,迅速将话题转向奥巴马,指责其“破坏民主”。 这种操作被民主党人士批评为转移视线。爱泼斯坦案涉及多名权势人物,特朗普的名字多次被提及,他显然希望通过旧案重提,分散公众对自身的关注。 司法调查的进展备受瞩目。7月24日,司法部开始审查提交的文件,涉及奥巴马政府多名高级官员,包括前国家安全顾问苏珊·赖斯。 调查重点是“斯蒂尔档案”的来源及其在“通俄门”中的作用。这份档案的真实性一直饱受争议,部分内容被指为未经证实的情报拼凑。调查人员还在梳理2016年情报机构的内部沟通,试图厘清奥巴马团队的决策过程。

这场风波对美国社会的冲击显而易见。社交媒体上,关于奥巴马的讨论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他是政治迫害的受害者,特朗普利用情报机构制造假象;反对者则坚信奥巴马滥用权力,必须接受法律制裁。 华盛顿的抗议活动此起彼伏,特朗普的支持者与民主党人士在街头对峙,标语和口号针锋相对。美国政治的撕裂进一步加深。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争议的背后,是美国情报机构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微妙关系。情报机构本应中立,但历史上多次被指卷入政治斗争。 此次报告的发布,让人们重新审视情报机构的作用。加巴德的角色尤其关键,她作为国家情报总监,直接推动了文件的解密和调查的启动。 这场风波的意义远超个人恩怨。它触及了美国民主制度的根基:选举的公正性和权力的交接。2016年的“通俄门”风波曾让美国社会陷入分裂,如今旧案重提,无疑让这种分裂更加严重。无论调查结果如何,奥巴马和特朗普的对抗都将成为美国政治史上的一笔重墨。

0 阅读:17

猜你喜欢

飞鱼说世界

飞鱼说世界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