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反对满仓满融都集中在一个行业乃至一个企业外,我一直还反对在金融市场上你拿同一把尺去丈量万物,也就是只会一个PE或PB比率,试图用它们来给所有的企业进行估值。 虽然常用的估值方法有在6-7种,包括了PE PB PS PEG EV/EBITDA FCFF等,但是股价的核心还是未来现金流的贴现。企业的未来现金流不仅属于股东,还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是有负债的,乃至存在永续债和优先股这种容易混淆债务和权益的工具。对于有负债的企业,债权人比股东有更优先的索取权,所以我们在考虑企业整体价值的同时必须要进行债务的扣除和息税的调整,避免相同盈利但是资本结构差异巨大的企业或者行业,获得同样估值的可笑局面。 不知道我这样简化的解释是否能让没学过金融的朋友明白,不同行业,不同商业模式,不同资本结构,不同增速,都不能用统一的估值标准去判断,因为这些比率的推导过程和公式中,有很多指标都是不体现的,需要你去调整。现实中,拿银行的市盈率市净率去比白酒企业,就是一个可笑的例子。
除了反对满仓满融都集中在一个行业乃至一个企业外,我一直还反对在金融市场上你拿同一
金策领航吧
2025-07-30 18:12:27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