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声界,关门弟子通常享有很高的地位,他们往往是师父最为宠爱和看重的徒弟。侯宝林大师的关门弟子——师胜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师胜杰,侯宝林破例在十多年没有收徒的情况下,决定收他为关门弟子。师胜杰作为侯宝林的徒弟,得到了许多机会,但也因为师父的两句关切之话,师胜杰的人生经历了两次重大转折:一次是被迫与搭档“裂穴”,另一次则是使得他当场承诺终生不进北京。
1984年,师胜杰正式拜入侯宝林门下,但当时侯宝林已经十多年没有收徒。根据相声界文字辈的名家常贵田回忆,侯宝林当时确实有收徒的意愿,但许多相声同行对此表示反对。反对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若侯宝林收徒,很多相声演员都会有想拜师的意向,这种局面难以平衡。更重要的一点是,师胜杰曾拜过其他相声师父,若再拜侯宝林,便属于“跳门”,这不符合相声界的传统和规矩。
然而,由于侯宝林对师胜杰的喜爱,他决定无视这些反对声音,破格收徒。为了平息外界的争议,侯宝林特意邀请了马三立出席这一仪式。师胜杰事后回忆道,马三立的到场起到了“压众鸟”的作用,所有反对声音瞬间消失。在拜师仪式上,侯宝林将自己佩戴多年的戒指送给了师胜杰,并且当场宣布自己将不再收徒。这番话在后来的事情中成了杨议拜师侯宝林时的一个重要障碍。
师胜杰拜入侯宝林门下后,得到了大师的重视。不久之后,师胜杰和搭档冯永志一起被选中,作为中国曲艺团的代表,前往美国进行演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全国仅有几对相声演员参与,而即便是名气最大的马季和姜昆都未能随行。由此可见,侯宝林对师胜杰的深厚关爱。然而,这次出国演出却也成为了师胜杰和冯永志裂开的导火索。
回国时,冯永志在机场被查出包里有一些宾馆的免费物品。虽然这并不是多大的问题,但当时的社会观念尚未成熟,尤其是侯宝林对此事特别敏感。回国后,侯宝林让师胜杰和冯永志“裂穴”——即解除搭档关系。相声界对搭档的要求极为严格,找到合适的搭档比找到伴侣还要困难。冯永志和师胜杰的搭档默契十足,若不是这次裂穴,师胜杰的相声生涯可能会有不同的轨迹。
尽管师胜杰扎根东北,依然面临一个重要选择——是否进京发展。东北的舞台毕竟有限,而北京一直是许多相声演员梦寐以求的舞台。作为一位年轻且有潜力的相声演员,师胜杰当时确实有机会到北京发展,甚至已经办理好了大部分手续。然而,侯宝林得知后,便在病重时通过京剧演员谈到这个话题,并明确表示希望师胜杰能继续留在东北,传承相声艺术。
聪明的师胜杰很快领会到师父的深意,于是在侯宝林的病床前,郑重承诺终生不进北京,决心留在东北传播相声艺术。事实证明,师胜杰一直遵守了这个诺言,直到终老,他始终未曾再进北京工作。
对于许多人来说,侯宝林的要求可能带有个人私心,认为他是担心师胜杰进入北京会影响自己儿子侯耀文的事业。然而,这种看法未必完全准确。对侯宝林而言,这不仅仅是出于对家族的考虑,更是对相声发展的深思熟虑。师胜杰的坚持,使得东北相声得以扎根并繁荣。如果当时师胜杰选择了北京,或许东北的相声环境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今天的相声格局也许就不同了。
万物工场
可惜,两个人都死的太早了
荧火虫
侯宝林需要老徒弟在东北替自己保住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