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息! 阿根廷宣布了! 总统米莱26日宣布永久下调牛肉、家禽肉、玉米、高粱、葵花子、大豆等农产品的出口预扣税!甚至直接影响全球农产品市场,尤其是中国的进口。 此次阿根廷的减税力度相当大。牛肉和家禽肉税率从 6.75% 砍到 5%,玉米高粱从 12% 降到 9.5%,葵花籽从 7.5% 跌到 5.5%,大豆更是从 33% 的 "天价税" 直接腰斩到 26%。 这可不是临时调整,而是白纸黑字写进政策的永久性减税。阿根廷农业部长当场放话:"要让农民口袋鼓起来,让全球看到阿根廷农产品的竞争力。" 这波操作到底有多猛?以大豆为例,33% 的预扣税曾让阿根廷豆农苦不堪言。同样一吨大豆,巴西豆农能多赚 300 美元,直接导致阿根廷大豆出口量从全球第二跌到第五。 现在税率一降,阿根廷豆农瞬间回血。国际谷物理事会预测,2025/26 年度阿根廷大豆出口量可能暴增 40%,直逼巴西的出口规模。 对中国来说,这绝对是个天大的利好。作为阿根廷牛肉的最大进口国,2022 年中国从阿根廷进口了 27.2 亿美元牛肉,占其牛肉出口总额的 68%。 税率下调后,阿根廷牛肉到岸价每吨至少便宜 800 美元。国内商超的牛排价格有望迎来 "骨折价",爱吃西餐的小伙伴们准备好囤货吧! 更关键的是大豆。中国每年进口超 1 亿吨大豆,阿根廷一直是重要来源。但前几年因为高税率,进口量从 607 万吨暴跌到 364 万吨。 这次减税相当于给中阿大豆贸易打了一剂强心针。据路透社消息,中粮集团已经紧急启动采购谈判,预计下半年进口量能恢复到 500 万吨以上。 阿根廷为啥突然这么拼?说白了还是被经济危机逼的。这个曾经的 "南美粮仓",现在通胀率还在三位数狂奔,外汇储备只剩下可怜的 120 亿美元。 农业占阿根廷出口额的 55%,每三块钱外汇就有两块来自农产品。米莱政府赌上全部筹码,就是要用减税换美元,给濒临崩溃的经济止血。 但这步棋也有风险。阿根廷国内牛肉价格已经涨到 8500 比索 / 公斤(约 8.1 美元),比国际市场还贵 35%。出口激增可能进一步抽空国内供应,引发民生危机。反对派已经开始抗议:"农民赚了外汇,老百姓却吃不上牛排,这算哪门子改革?" 对全球市场来说,阿根廷减税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巴西、乌拉圭等南美国家已经坐不住了,正在研究跟进减税。 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瞬间炸锅,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单日暴跌 3%。有分析认为,这可能重塑全球农产品贸易版图,中国在南美市场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增强。 最有意思的是,阿根廷这次还玩了把 "精准打击"。除了传统强项,还把高粱、葵花籽等小众作物纳入减税范围。 中国每年进口近 200 万吨阿根廷高粱,主要用于饲料加工。税率下调后,国内饲料企业的成本能降低 5%,间接利好猪肉价格。 当然,这波操作也给中国提了个醒。阿根廷农业部长私下透露,希望以此为筹码,推动更多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就在上个月,中国刚刚批准阿根廷小麦输华,这次减税可能成为谈判的重要筹码。未来中阿在农产品领域的合作,怕是要进入快车道了。 总的来说,阿根廷这步棋既是破釜沉舟的自救,也是重塑全球农业格局的豪赌。对中国来说,既能享受低价农产品,又能深化南美战略伙伴关系,妥妥的双赢局面。
中国突然就不要乌克兰的粮食了,进口量是断崖式的下跌。显然,咱们对乌克兰的态度已经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