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袍断义”!下跪的代价太大,莫迪决心跟美国死磕到底,关键时刻中国敞开大门。据观察者网报道,特朗普日前警告称,若迟迟无法就贸易协议达成一致,美国将对印度商品加征高达25%的关税。但是印度似乎已彻底“摆烂”,放弃在8月1日前达成协议。两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印度正为美国对其部分商品临时加征20%至25%的关税做准备。据《印度快报》报道,为推动技术制造业发展,印度正重新审视对华封锁政策,并着重考虑放宽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准入。 中国则敞开大门,态度明确、底线分明。 当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悬于印度商品之上,当8月1日美印贸易谈判最后期限在无声中消逝,莫迪政府却选择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他们不再寄望于在西方施舍的狭窄缝隙中周旋求生,而是直面贸易战威胁,甚至重新审视对华封锁政策。这一刻,印度长达七十年的“平衡外交”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印度自建国以来,便深谙在东西方之间走钢丝的艺术。从冷战时期在美苏之间左右逢源,到冷战后凭借印度洋地缘优势成为各方竞相拉拢的对象,新德里一直自信地认为其战略价值足以让西方对其特殊地位网开一面。然而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却如一道惊雷,瞬间击碎了这种幻想——他威胁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高达25%的关税,更要求印度零关税开放农产品与奶制品市场,其要价之苛堪比最后通牒。 印度之“跪不下去”,非因不愿,实为不能。对莫迪政府而言,开放农产品与奶制品市场无异于政治自杀。数亿农民的生计维系于此,一旦防线失守,选票流失的代价将是毁灭性的。特朗普还试图将贸易问题与印度购买俄罗斯能源和军备挂钩,以“惩罚”之名行霸权勒索之实。这种赤裸裸的胁迫,逼迫印度必须重新审视其外交策略的根基。 这背后是一场更深层次的秩序之争。特朗普政府挥舞的“美国优先”大棒,本质上是一种旧秩序的顽固回响——它要求他国单方面让渡利益,以维系西方中心主义的国际规则。然而今天的印度已非昨日吴下阿蒙,其经济体量与战略自信使其难以接受这种不对等的安排。美印贸易僵局不仅是具体商品的摩擦,更揭示了西方主导的“规则”与新兴国家追求公平发展权之间的根本性冲突。 在此背景下,印度悄然调整对华政策姿态,考虑放宽中国企业在印准入限制,其意义远超单纯的经济互补。这是对西方单边压力的本能反应,也是对更广阔发展空间的现实寻求。而中国“邻居好,大家好”的开放态度,则指向了一种更具包容性的区域协作理念。 印度的“不跪”姿态,恰是全球南方国家集体觉醒的一个缩影。当金砖国家机制持续扩容,当“去美元化”浪潮暗流涌动,当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一个更加多极化的秩序正在艰难分娩。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或许能带来短期的谈判筹码,却无法逆转历史的大潮。新兴国家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拒绝成为旧秩序下的附庸。 印度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美印贸易战尚未真正打响,但印度这次罕见的强硬姿态已向世界发出了清晰信号:依靠西方单方面施惠的时代正在终结。莫迪的“不跪”能否成为全球南方重塑经济规则的一个序章?这场拉锯战的结果,或将决定未来国际经贸秩序是否真正容纳多元发展诉求与平等合作精神。当莫迪政府重新审视对华封锁政策时,新德里是否真正意识到,选择伙伴就是选择未来?#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割袍断义”!下跪的代价太大,莫迪决心跟美国死磕到底,关键时刻中国敞开大门。据观
全球秒报君
2025-08-01 09:50:04
0
阅读:1936
用户10xxx90
对话开启专门杀猪盘通道!即使这样肯定还会有企业去踩雷。
老默
看看那些没脑子
用户44xxx35
印度会跪的
yuan
遇困时阿三放开准入,但下次呢?墙头草的阿三,中国企业进入风险太大,甚至厂房未建好,可能突然被阿三收拾。闲钱多的企业,去印度吧。。。
火眼金睛 回复 08-02 09:53
想洗钱的企业才会去印度。
搬运工
敢于反抗美国的都应该赞一个,阿三好样的
朝阳
印度阿三莫老仙把希望寄托在中国企业赴印度阿三家投资兴办企业,这是不现实的!也是徒劳无功的!
迟迟迟
印度没有资本和资格硬抗,中国企业也不必去印度冒随时政策变动带来的风险,印度基础设施薄弱,工业能力落后,工人技能素质拉胯,传统工业产品没有竞争力,很多工业只是国外产品的组装工厂,去年印度如此敌视中国的基础上,中印贸易印度进口1200亿美元,出口只有200亿美元,阿三只配当商品倾销地。前些年受益于欧美扶持,帮助印度发展工业、制造业,取代中国。欧美及小弟在印度投资办厂,真和没有闹掰,这些企业说走就走。阿三嘴巴很硬身体很诚实,都已经开始取消俄罗斯石油订单,脖子昂的不看膝盖还以为站着。
李大军
印度拿中国作为谈判筹码
用户16xxx36
咱中国为什么要对屎三打开大门?它值得信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