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了心要打垮中国?最大威胁现身!这次不是美国,普京却笑到了最后。   俄罗斯市场

阿智通鉴 2025-08-04 11:21:15

铁了心要打垮中国?最大威胁现身!这次不是美国,普京却笑到了最后。   俄罗斯市场这几年,中国车卖得那叫一个火。普京老家圣彼得堡的街上,跑着不少吉利星越L;连西伯利亚那边,长城哈弗也常见得很。2024年的时候,中国车在俄罗斯的销量占比超过六成,把当地车企急得直跺脚。你说这好好的势头,咋突然就变了呢?   原来,就在中国车企打算再往前冲一把的时候,普京政府突然给下了绊子。2023年10月,俄罗斯说要限制平行进口车,像奇瑞、吉利这些卖得好的牌子,以后只能通过官方渠道进,不能再走那些“弯弯绕绕的路”。这一下,价格优势就没了。以前靠平行进口,车商能绕过官方加价,价格能比正规渠道低不少,可现在不行了。   有人可能会问,俄罗斯为啥突然这么干?其实,这背后的道道可不少。一方面,俄罗斯想保护本土汽车产业。你想啊,中国车卖得这么好,本土车企拉达的市场份额都被挤得只剩28%了,再不管管,本土产业可就危险了。另一方面,俄罗斯也想逼着中国车企在当地建厂。   你想,要是都通过官方渠道进口,成本上去了,中国车企为了保持竞争力,就得考虑在俄罗斯本地生产,这样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带动当地就业。   这政策一出来,中国车企可就犯难了。以前靠价格优势打开市场,现在价格上去了,销量自然就受影响。2025年1-2月,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负增长16%,一汽、东风等车企的销量环比大幅萎缩。不过,也有车企早有准备。比如长城汽车,早在2019年就在俄罗斯建了图拉工厂,实现了本地化生产,2025年还计划把产能提升到20万辆。奇瑞也在考虑在俄罗斯建厂,或者通过半散装汽车的方式进口,再在当地组装。   可就算这样,中国车企在俄罗斯还是面临不少挑战。比如说售后服务网络不够完善,零部件供应也跟不上。俄罗斯地广人稀,维修网点少,车坏了可能得等好久才能修好,这让不少消费者头疼。还有,俄罗斯的政策说变就变,今天提高报废税,明天又要严查认证,让车企们心里直发怵。   不过,也有人觉得,俄罗斯这招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上看是限制中国车进口,实际上是想和中国车企建立更深度的合作。你想啊,要是中国车企都在俄罗斯建厂,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带动当地产业链发展,这对俄罗斯来说可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而且,俄罗斯市场潜力大,就算政策有波动,长期来看还是有不少机会。   现在,中国车企在俄罗斯算是遇到了“成长的烦恼”。以前靠低价和政策空子快速扩张,现在得靠真本事了。要么加快本地化生产,要么提升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不然很难在俄罗斯站稳脚跟。普京这招,看似是给中国车企下绊子,实际上可能是在逼着中国车企升级,从“卖车”变成“扎根”。   未来会咋样呢?谁也说不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车在俄罗斯的路不会再像以前那么好走了。不过,只要中国车企能适应政策变化,把眼光放长远,俄罗斯市场说不定还能成为中国汽车出海的“桥头堡”。毕竟,俄罗斯人对中国车的认可度还是挺高的,只要解决好价格、服务这些问题,说不定还能再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0 阅读:0
阿智通鉴

阿智通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