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武则天的势力逐渐庞大,威胁到皇帝李治的地位。一天,李治找来大臣上官仪商议,让他起草废后诏书。武则天得知后气冲冲的前来质问,李治推脱说:“这都是上官仪的主意。” 麟德元年十月的一个深夜,唐高宗李治屏退左右,只留下上官仪一人后,终于说出了那句在心中盘桓已久的话:“皇后专权,朕已难制,卿以为当如何?” 上官仪躬身答道:“陛下,皇后干预朝政,外戚用事,朝野怨声载道。古有明训,‘子不可以母乱伦,臣不可以君失节’,如今皇后权势过盛,已威胁皇权根基,当废黜以正纲常!” 这番话正中李治下怀。其实他早已对武则天的强势感到不满,尤其是上个月武则天未经他同意,就罢免了三位对她颇有微词的御史,更是让他觉得颜面尽失。 李治说:“废后诏书,卿可敢拟?” 上官仪说:“臣为大唐社稷,万死不辞!” 说罢,上官仪走到案前,略一沉吟便挥笔而就。这位 “上官体” 的创立者,此刻却没有用任何华丽辞藻,诏书的语言直白而严厉,历数武则天 “干政乱纲、宠信外戚、逾越礼制” 等罪状,最后写道:“皇后武氏,德行有亏,难承坤仪,今废为庶人,迁居别宫,钦此。” 写罢,上官仪将诏书呈给李治。李治接过细看,越看越觉得解气,尤其是想到武则天得知消息时的表情,他甚至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两人又低声商议了后续安排:如何控制禁军、如何对付武氏外戚、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朝堂动荡,直到更漏指向三更,李治才亲自将上官仪送出,临别时还特意叮嘱:“此事关系重大,卿务必守口如瓶。” 上官仪郑重行礼,承诺绝不让第三人知晓。 但两人都低估了武则天的情报网络,就在上官仪离开皇宫的同时,一个黑影悄然溜出来,去向武则天报信。 此人是武则天安插在皇帝身边的起居郎,看似负责记录皇帝言行,实则是高级别的眼线。刚才李治与上官仪的对话,他虽然听得不完整,但 “废后”“草拟诏书” 等关键词已足够让他意识到大事不妙。 听了眼线的报告后,武则天站起身,对身边的女官说:“备车,去皇帝寝殿。” 李治回到寝殿后,正当他胡思乱想之际,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是太监惊慌失措的通报:“陛、陛下,皇后娘娘驾到!” 李治心里 “咯噔” 一下,手中的诏书差点掉在地上。他下意识地将诏书往怀里塞了塞,强作镇定地说:“深夜至此,皇后有何要事?” 话音未落,武则天已经掀帘而入。她没有像往常那样行礼问安,而是径直走到李治面前,开门见山地问:“陛下,听说您要废了臣妾?” 武则天的气场实在太强了,尤其是在这种撕破脸皮的时刻,她眼中的愤怒和失望像无形的压力,让李治几乎喘不过气。 武则天又说:“当年陛下力排众议立臣妾为后,臣妾感激涕零,十年来辅佐陛下处理朝政,不敢有丝毫懈怠。陛下风疾发作时,臣妾替陛下批阅奏章到深夜;吐蕃来犯时,臣妾为陛下举荐良将;朝堂之上有奸佞作祟,臣妾为陛下肃清障碍。臣妾所为,哪一样不是为了大唐江山,为了陛下您啊!” 武则天越说越激动:“如今臣妾年老色衰,陛下就要听信谗言废黜臣妾吗?那些说臣妾专权的人,不过是嫉妒臣妾能为陛下分忧!那些指责外戚用事的人,怎不见他们弹劾自己的门生故吏?陛下,您忘了长孙无忌如何架空您吗?忘了褚遂良如何当面羞辱您吗?若不是臣妾与您携手,您能有今日的皇权稳固吗?” 这番话如同连珠炮般砸向李治,每一句都戳中他的软肋。看着李治眼神中的动摇,武则天趁热打铁,语气却放缓了许多:“陛下,臣妾知道自己有时性子急,处理政务难免有不妥之处,惹陛下不快。若真是臣妾做错了什么,陛下尽管责罚,臣妾绝无半句怨言。但废后之事关系重大,一旦昭告天下,就再也难以挽回了。” 此时的李治早已没了和上官仪在之前在一起时的底气,他避开武则天的目光,眼神闪烁地说:“都是上官仪!是他在朕面前搬弄是非,说皇后您的坏话,还说什么‘皇后专权,当废黜以正纲常’,朕一时糊涂,竟被他说动了。”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李治从怀里掏出那份还废后诏书,递到武则天面前。 武则天接过诏书,快速浏览一遍,脸色越来越阴沉。但当她看到李治那副惶恐不安的表情时,心中的怒火反而平息了不少。她要的不是与李治彻底决裂,而是要让他认清形势,同时揪出幕后的 “黑手”。 武则天将诏书放在桌上,语气平静的说:“臣妾就知道陛下不会如此绝情。上官仪不思辅佐陛下,反而挑拨离间,实在罪该万死!” 李治连忙附和说:“都是上官仪的错!朕明日就将他罢官问罪!” 这场深夜对质就这样以戏剧性的方式结束,武则天带着那份废后诏书离开了李治的寝殿。 第二天早朝,李治绝口不提废后之事,仿佛昨夜的密谋从未发生。早朝结束后,上官仪被抓捕审判,很快,三司会审的结果出来了:上官仪 “谋反罪名成立”,判处死刑,家产抄没,家人流放。 几天后,上官仪被斩于长安市曹,他的儿子上官庭芝也受到牵连,一同被处死。刚出生不久的孙女上官婉儿因为年幼,被没入宫中为奴。#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皇后武则天的势力逐渐庞大,威胁到皇帝李治的地位。一天,李治找来大臣上官仪商议,让
国际大碗说
2025-08-04 21:54:01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