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丹东凤城市凤凰山景区发生的一起游客坠亡事件,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8 月 2 日,一名 51 岁的男游客在景区内以险峻著称的老牛背景点休息时,坐在高约 1 米的铁质护栏上,突然后仰翻落悬崖。尽管景区迅速组织专业救援队展开救援,约 3 小时后找到伤者并送医,但最终伤者还是因伤势过重不幸离世。
悲剧发生后,人们在为逝者深感惋惜的同时,也将目光聚焦在景区的安全保障问题上,而其中最受争议的便是景区的护栏高度是否合规。有现场游客称,老牛背两侧是近乎垂直的悬崖,攀爬时需猫着腰慢慢通过,稍站起来就胆战心惊,而这里的栏杆高度仅 1 米左右,似乎难以给人足够的安全感。对此,景区工作人员表示,老牛背脊背是 100 多米高的天然石,两边护栏高约 1 米,景区在各个景点都配备了安全部工作人员,且一直提醒游客不可翻越或坐在护栏上。但当地文旅局工作人员也坦言,目前对于景区护栏高度,并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
那么,景区护栏高度的判定,究竟有无可供参考的依据呢?查询相关通用护栏规范,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要求,当临空高度在 24.0m 及以上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 1.1m;上人屋面和交通、商业、旅馆、医院、学校等建筑临开敞中庭的栏杆高度不应小于 1.2 米。福建省住建厅也曾给出回复,一般护栏 1.2 米,女儿墙 1 米,檐口 1.5 米。虽这些并非针对景区的特定标准,但对于百米高崖的景区护栏高度设置,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次凤凰山景区老牛背处 1 米左右的护栏高度,与这些标准相比,确实存在一定差距,这也难怪会引发公众质疑。
当然,景区的安全保障义务远不止于护栏高度这一点。从法律层面来讲,景区还应在危险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配备足够的安全巡逻人员,及时发现并制止游客的危险行为,并在游客发生危险后迅速实施救助。若景区在这些方面存在疏漏,都可能被认定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在这起事件中,我们也需反思游客自身的安全意识。护栏本是保障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却被部分游客当成了 “装饰品” 甚至 “座椅”。坐在护栏上,看似潇洒惬意,实则与死神仅一步之遥。游客作为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严格遵守景区规定,不进行危险行为,切勿为了追求一时的刺激或方便,而将生命安全置于不顾。
目前,警方已受理该起事件报警,事故定性及责任划分还需等待进一步调查结果。但无论最终责任如何认定,这起悲剧都为景区和游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