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交蒸,脾胃升降失常,矢气多伴便溏”——《温热论》(叶天士)
时值夏季,暑气当令,天热下逼,地湿上蒸,气交之中湿热日盛;加之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湿热也容易从内而生;内外相合,故目前湿热之症最为多见。
脾主升清(运化水谷精微上输心肺),胃主降浊(腐熟水谷下传小肠)。二者升降相因,共同完成消化吸收。
湿热困阻脾胃,则导致:
脾失健运:清气不升,水谷精微不能输布,反聚为湿浊;
胃失和降:浊气不降,气机壅滞,出现腹胀、矢气多(且气味秽浊);
升降紊乱:清浊相混,下注肠道,引发便溏。
现代医学可能对应: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慢性肠炎等。
辨证要点:
舌脉:舌红苔黄腻(湿热之象),脉濡数(湿中夹热);
伴随症状:口苦黏腻、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肢体困重等。
日常调护建议
饮食:忌辛辣油腻、甜食、生冷,多食冬瓜、薏米、赤小豆等清热利湿之品;
起居:避免潮湿环境,夏季注意防暑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