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台湾空军王牌飞行员谢翔鹤,1964年被解放军俘虏,拒不投降,只为能重回台湾效力国民党,然而当他20年后返回台湾却悔恨不已,发生了什么事? (参考资料:2010-01-29 中新网——台战俘人生曲折 被大陆释放后遭台冷漠与遗忘) 1985年,台湾桃园机场,对谢翔鹤来说,这一步归乡路,他走了整整二十一年,他曾是空军“红狐”中队的王牌飞行员,可踏上故土的,却是一个被掏空了的战俘。 迎接他的不是鲜花和拥抱,而是一位官方代表递来的公文,上面白纸黑字,三条指令决定了他的后半生:一,立即退役;二,过去二十一年的薪水,一概不补;三,军方不负责安排工作。 这三道无情的枷锁,瞬间击垮了这位在对岸苦熬多年的硬汉,他当场崩溃,失声痛痛,这位曾驾着全台湾最先进侦察机划破长空的英雄,为什么回到自己誓死效忠的土地,反而被彻底抛弃? 这纸公文,把时间拉回了二十一年前那个决定命运的日子。 1964年12月18日,谢翔鹤驾驶美制RF-101高空高速侦察机,从桃园基地起飞,执行对浙江地区的绝密侦察,这本是精英飞行员的日常,谁知,当他飞越目标上空时,解放军海航副团长王鸿喜驾着国产歼-6战机前来拦截。 高空之上,一场短暂却激烈的追逐战过后,谢翔鹤的座机被击落,这一战,不仅终结了他的飞行生涯,也让解放军那边多了一份值得炫耀的战功:国产歼击机首次击落美制RF-101。 谢翔鹤在飞机坠海前成功跳伞,被大陆渔民救起后,移交给了军方,自此,他开始了长达二十一年的战俘生涯。 最初几年,他并未绝望,转机似乎出现在1968年,在被俘近四年后,他和其他几名台湾战俘被告知即将获释返台,这个消息让谢翔鹤兴奋不已。 当年10月初,他偷偷买了些酒,和几位难友提前庆祝“双十节”,还兴高采烈地约定,月底回到台湾再好好聚一聚。 然而,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场人之常情的庆祝,竟成了断送他归乡路的导火索,一位难友为了争取表现,偷偷告了密,这场聚会被定性为“思想顽固,坚持反动立场”。 结果,谢翔鹤的名字直接从返台名单上被划掉,随即被送往农场劳改,希望彻底破灭,在那些贫病交加的日子里,他不仅要应付繁重的劳动,还要忍受精神折磨。 最困难的时候,为了换一口活命的粮,他甚至忍痛卖掉了自己的订婚戒指——那几乎是他与过去、与家庭唯一的念想。 当谢翔鹤在对岸挣扎求生时,海峡这头的台湾,他的家人也活在另一重压力下,妻子潘定惠在银行上班,独自抚养两个女儿长大,“战俘家属”的标签,让她的人生走得异常艰难。 丈夫音讯全无,日子久了,一位男士走进了她的生活,面对现实的重压,她最终答应了对方的追求,但也提出了一个重情重义的约定:如果有一天谢翔鹤能回来,她必须回到丈夫身边。 这份承诺,等了十几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两岸关系开始松动,谢翔鹤这样的老兵才终于获准离境,经亲友多方奔走,台湾当局在1985年同意他返台。 当他踏上故土,妻子潘定惠信守承诺,回到了他的身边,而那位陪伴了她多年的先生,也履行了当年的君子之约,选择独自离开,成全了他们的家庭。 这种来自民间的信义与温暖,和谢翔鹤在机场遭遇的官方冷遇,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个人的信义,终究融化不了体制的冰墙,逃离了有形的囚笼,谢翔鹤却一头撞进了由猜忌和遗忘构筑的无形囚笼,在当年台湾的情治单位看来,一个被对岸关了二十多年的人,怎么可能没被“洗脑”? 这种根深蒂固的政治不信任,让他从昔日英雄,变成了一个需要时刻提防的“危险分子”,官方不仅在制度上将他一脚踢开,更在历史记忆中试图将他抹去。 幸运的是,袍泽之情尚存,他的老长官衣复恩于心不忍,主动伸出援手,为他安排了一份工作,让他不至于流落街头,但也正是这种私下的帮助,更反衬出官方的冷漠与僵化。 多年后,谢翔鹤的生活虽然安定了下来,可心里的那道伤疤,从未真正愈合,据他的同袍讲,对于自己被如此对待和遗忘,他心里始终憋着一股气,他用半生追求回家,到头来却发现,“家”早已不是那个能庇护他的港湾。
[太阳]台湾空军王牌飞行员谢翔鹤,1964年被解放军俘虏,拒不投降,只为能重回台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8-05 19:14: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