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鲁豫问李连杰:“你拍《少林寺》的片酬是多少?”李连杰说:“一块钱一天

炎左吖吖 2025-08-06 09:37:44

2012年,鲁豫问李连杰:“你拍《少林寺》的片酬是多少?”李连杰说:“一块钱一天。”鲁豫惊讶:“一块钱一天,你拍了几天啊?” 想当年《少林寺》刚上映的时候,简直就是全民热! 1982年,光是一毛钱一张的电影票,就有上亿的票房,可想《少林寺》的影响力有多大。 同时,也正是因为这部《少林寺》的电影,让一个叫李连杰的19岁小伙红遍大江南北。 然而,没人相信,这位男主角拍了整十个月,拿到的片酬是每天一块钱,总计只有三百多块。 谈到一元片酬李连杰时,李连杰也神情自若,而他的人生可比电影精彩多了! 李连杰的起点,是在北京什刹海体校的武术队。 1974年,年仅11岁的他,就作为中国武术代表团成员访问美国,在白宫为尼克松总统表演。 少年成名的他,日常生活依靠的是武术队发的工资。 功夫,自然而然的成了他改变命运的第一块敲门砖。 1979年,《少林寺》开始筹拍。 导演张鑫炎需要找一个有真功夫、形象阳光的年轻人出演主角觉远。 这个时候,他找到了当时已是全国武术冠军的李连杰。 对于这个小伙子来说,拍电影是件新鲜又充满诱惑的事。 当剧组找到他,开出每天一块钱的片酬时,他直接答应了。 钱多钱少不是关键,能拍电影,能让更多人看到中国武术就够了。 那时的电影拍摄远非今日可比,拍摄条件也异常艰苦。 没有绿幕,没有特效、替身,所有的武打场面都是实打实的真功夫。 整整十个月,他领着每天一块钱的“高薪”,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拍摄。 然而,谁也没想到,《少林寺》上映后,一毛钱的票价,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创造了票房神话。 农村地区的老百姓为了看电影,甚至把厕所的砖头拆了去换电影票。 李连杰瞬间成为全民偶像,“觉远和尚”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少林寺也由此名扬世界。 李连杰,一夜之间,从一个武术运动员,变成了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 这部电影,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他紧接着拍摄了《少林小子》,片酬涨到了每天两块。 虽然涨幅不大,但更重要的是,为他积累了宝贵的电影经验。 此后,他离开内地,前往香港发展,迎来了事业的第一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也是李连杰的黄金时代。 《黄飞鸿》系列、《方世玉》系列、《精武英雄》,一部部经典武侠片横空出世。 他的片酬也水涨船高,到了拍《方世玉》时,已经高达1600万港币,成为仅次于成龙的顶级片酬演员。 坊间流传,当时不少电影公司老板为了请他拍戏,姿态放得极低,甚至用上了近乎恳求的方式。 从日薪一元到单片千万,李连杰用了不到十年时间。 然而,李连杰的野心不止于香港。 他希望可以把中国功夫带向世界,他选择了进军好莱坞。 这条路,远比他想象中艰难。 初到好莱坞,语言不通,角色受限,一度陷入低谷。 那段时期,他感受到了人情冷暖,电话打给昔日好友都没人接,非常现实。 名和利来得快,去得也快。 但他没放弃,凭借扎实的功夫底子和不断磨练的演技,逐渐站稳脚跟。 《致命罗密欧》、《龙之吻》、《敢死队》系列等影片,让他在国际影坛也拥有了姓名。 他的片酬更是达到了惊人的高度,2007年拍摄《投名状》时,片酬高达一亿人民币。 那一年,仅凭《功夫之王》、《投名状》、《木乃伊3》三部电影,他就揽获了4.65亿人民币的收入。 从《少林寺》的300元到单片过亿,他的片酬翻了数百万倍,堪称影坛奇迹。 然而,就在他事业达到新高峰的时候,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他与死神擦肩而过。 这场灾难给了他巨大的震撼,让他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和财富的价值。 2007年,他决定创办壹基金。 这是中国第一家民间公募基金会,李连杰将自己的影响力和大量精力投入其中。 他四处奔走,呼吁捐款,姿态放得很低。 他曾幽默又心酸地说,做壹基金让他从“爷爷”又变回了“孙子”。 为了公益,他不惜放下身段,甚至被一些人误解为“装孙子”。 他承诺,会做一名慈善事业的志愿者,直到停止呼吸为止。 他的善举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被联合国授予联合国护照。 功成名就之后,他并未停止自己的脚步。 2011年,他与马云共同创办了太极禅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担任CEO,致力于推广太极文化和健康生活理念。 2013年,他获得了“中华武术30年最具武术影响力人物”称号,这是对他武术家身份的最高肯定之一。 回顾李连杰的传奇人生,简直是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 他用自己的拳头打出了一片天,从“一元”增值到“亿元”。 他证明了,真正的功夫巨星,不仅在银幕上能打,更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打出最漂亮的“仁者无敌”。 主要信源:(凤凰网——李连杰:拍《少林寺》片酬是1天1块钱)

0 阅读:0
炎左吖吖

炎左吖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