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MG发布会上展示的电池安全测试堪称惊艳!MG4电池6面穿刺和10针穿刺实验不仅刷新了行业标准,更以硬核数据点燃了新能源领域的热议。6面穿刺,意味着电池从各个方向遭受极端破坏,模拟隔膜完全崩毁、正负极瞬间接触的极限场景,热失控风险成倍放大。而10针穿刺更是创下针数之最,短路电流远超传统测试,堪称“地狱级”挑战!令人震撼的是,MG的半固态电池在如此严苛条件下,依然做到无冒烟、温度控制在40℃以内,这份稳定性与安全性堪称教科书级别,彻底颠覆了人们对电池安全的传统认知!汽场全开
半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不仅体现在安全性能的极致表现,更在低温环境下展现出惊人潜力。-25℃正常充放电的能力,直接解决了冬季电车“趴窝”的痛点,为东北等寒冷地区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可靠的选择。这种技术进步,背后是MG对新能源领域的深耕与决心。100亿的“all in”投入并非空话,MG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其技术研发的硬核实力。从电池结构到材料创新,MG联合青陶能源打造的半固态电池,以仅5%液态电解质实现180 Wh/kg的能量密度,同时兼顾成本与安全,堪称量产化的完美平衡。
大v聊车 此次测试的意义,远不止是一场技术秀。它标志着半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里程碑,为行业树立了新标杆。相比传统锂电池,半固态电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和低温性能上的综合优势,让其成为新能源车普及的加速器。MG此举不仅展现了上汽在全球新能源市场的话语权,更以技术为剑,挑战行业格局。未来,半固态电池的成本进一步优化,或将推动电动车价格下探,真正实现“电车平民化”。MG的突破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消费者信心的加码。MG这次,真的在改写新能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