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并不是无毒,而是忽视了它的危害! 在现代医学中,西药的毒性与剂量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关联。简单来说,绝大多数西药的副作用会随着服用剂量的增加而愈发明显——当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处于安全范围时,可能仅表现出轻微的不适,甚至毫无异常反应;但一旦超过推荐剂量,原本可控的副作用就可能被放大,比如从轻微的头晕、恶心,逐渐演变为更严重的器官功能损伤。 这种特性也使得西药的安全性需要长期监测。医药监管部门每年都会淘汰大量的西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随着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大和时间的推移,一些药物在长期、大剂量使用中暴露出了前所未有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西药的伤害往往不是“一次性爆发”的。很多人觉得短期内按剂量吃药没什么问题,就忽视了长期用药的潜在影响。但药物进入人体后,大多需要经过肝脏代谢分解,长期服药相当于持续给肝脏“增加工作负担”。这些药物成分在体内日积月累,会逐渐超出肝脏的代谢能力,就像一根持续承重的绳子,平时看似稳固,一旦超过临界点,就可能突然断裂——表现为身体在某个时刻突然出现肝功能异常、代谢紊乱等问题,而此时的损伤药物往往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 因此,西药的长期使用对身体是非常有害的,如何最大程度降低潜在风险,是每一个人都都值得考虑的一件大事,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不建议长期服用西药!
西药并不是无毒,而是忽视了它的危害! 在现代医学中,西药的毒性与剂量之间存在着明
新蕾看商业
2025-08-06 16:15: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