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我军截获了一匹战马,然而当贺龙在得知这匹马的特征后,心中大惊,他当即下令:派一个师也要找到马的主人! 1947年11月3日,晋绥军区独立第四旅在山西交城县河滩巡逻时,发现了一匹无人看守的白马。这匹马全身雪白,四蹄乌黑,右眼下有块棕色斑点,马镫上刻着“贺”字。马鞍是日军制式,缰绳却是八路军三股辫编法,皮囊里还有“战斗牌”烟头,这种烟只有团级以上干部才能抽到。巡逻队觉得这马来头不小,赶紧带回军区交给贺龙司令员。 贺龙仔细检查了这匹马,从牙齿到左臀伤疤,再到马尾的编法,马上认出这是贺炳炎将军的坐骑“踏雪”。贺炳炎是个独臂将军,行动不便,战马独自回来,贺龙立刻想到他可能遇险。在那个通讯落后的年代,战马往往是找到失踪战友的重要线索。贺龙当机立断,下令:“派一个师也要找到贺炳炎!”他调358旅停止休整,全力搜救,尽管当时正与胡宗南部队对峙,兵力十分紧张。 贺龙为何如此重视贺炳炎?这得从贺炳炎的身世和战功说起。贺炳炎1913年出生于湖北松滋一个贫农家庭,16岁加入贺龙的红军,从宣传部提浆糊桶干起,后来成为红军中的猛将。1935年长征时,他在贵州战斗中右臂中弹,截肢后凭左手学会射击和指挥。抗日战争中,他率716团在雁门关歼敌500余人,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解放战争中,他指挥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战功赫赫。1947年,他任江汉军区司令员,是我军不可或缺的将领。 “踏雪”与贺炳炎的缘分也很深。1935年截肢后,贺炳炎靠马代步,这匹白马是抗日后期配给他的,跑得快、耐力强,还特别聪明。1947年,贺炳炎为掩护伤员撤退,独自引敌,坠马受伤。“踏雪”装受惊引开敌人,夜里咬着他的衣角将他拖到密林藏身,保住了他的命,自己则跑回军区报信。 358旅716团沿河滩搜索,在关帝山发现马蹄印和“战斗牌”烟头,顺迹找到昏迷的贺炳炎。他左腿重伤,已昏迷两天。战士们将他抬回抢救,还意外俘获跟踪“踏雪”的国民党侦察连长赵振武一行,化救援为伏击战。 1948年临汾战役,“踏雪”再次救主。它挣脱缰绳挡住机枪子弹,牺牲自己护住贺炳炎。战后,它被送往北京军区疗养,1953年去世,享团级抚恤,马革现存军事博物馆。贺炳炎继续作战,1949年解放西宁,1955年任成都军区司令员,获上将军衔,1960年因战伤病逝,年仅47岁。
1947年,我军截获了一匹战马,然而当贺龙在得知这匹马的特征后,心中大惊,他当即
混沌于浮云
2025-08-06 19:15: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