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早就把各个大国得罪了,挨了特朗普的重拳后,根本没人帮他说话,今天的局面都是莫迪政府自找的? 2025年8月,特朗普再次抡起关税大棒,威胁对印度输美商品“大幅加税”,理由是印度持续购买俄罗斯石油,还转手倒卖到国际市场赚差价。 其实美国对印度的不满由来已久:贸易谈判中,印度死活不肯开放农产品市场,让美国大豆玉米进不来;印巴冲突时,美国出面调停却被莫迪政府抢功,一句“我们自己解决的”直接打了美国的脸; 最让美国窝火的是,印度一边拿着“四方安全对话”的好处,一边偷偷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武器,2025年上半年日均进口俄油175万桶,占其石油总进口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这分明是把美国当“提款机”和“挡箭牌”,特朗普忍无可忍,直接把印度列为“不听话国家”,25%的关税说加就加,连个缓冲期都不给。 再看中国这边,印度更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印军越线挑衅导致中方4名官兵牺牲,两国关系跌至冰点。 可印度不仅不反思,反而变本加厉:在洞朗地区搞“战地旅游”,试图通过民间活动强化对争议地区的控制;限制中国投资,2023年一口气禁用59款中国APP,还收紧对中企的安全审查。 更过分的是,印度在涉台议题上屡屡试探中国底线,2025年甚至允许台湾地区以“非官方名义”参加国际会议。这种种行径彻底激怒了中国,双方互信尽失,边境对峙常态化,投资合作也陷入停滞。 而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再转售欧洲的操作,彻底触怒了欧盟。2024年欧盟与俄罗斯贸易额高达675亿欧元,其中不乏能源和军工产品。 可欧盟却对印度“选择性执法”,2025年直接将多家印度企业列入制裁名单,理由是“协助俄罗斯规避制裁”。这一记耳光打得印度脸上火辣辣的,却连反驳的底气都没有。 印度为啥落得如此下场?根子上还是外交策略出了问题。莫迪政府总想着“脚踩两只船”,既想享受美国的安全保护,又想占俄罗斯的能源便宜,还想在金砖国家里刷存在感。 这种投机主义在国际格局极化的今天根本行不通——美国要的是绝对忠诚,俄罗斯要的是利益交换,中国要的是相互尊重,印度却想用“巧实力”糊弄过去,结果只能是四面楚歌。 讽刺的是,印度国内还盛行一种“赢学”文化,不管啥事都得“嘴硬”。就说购买俄罗斯石油这事,印度外交部硬说“这是为了稳定全球油价”,还搬出欧盟与俄罗斯的贸易数据来反驳美国。 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印度就是想通过低价俄油降低能源成本,再高价转卖赚差价。这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做法,连欧盟都看不下去了,直接用制裁教印度做人。 再看看印度的周边外交,同样是一团糟。马尔代夫新总统穆伊兹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印度撤出驻军,还把“印度离开”运动写进施政纲领。 斯里兰卡大选后,新政府也对印度态度冷淡,转而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就连尼泊尔、不丹这些小国,也因为印度的“霸主心态”和经济胁迫政策,纷纷寻求减少对印度的依赖。 印度原本想通过“邻国第一”政策巩固地区影响力,结果却把南亚国家全推到了中国怀里。 现在的印度,就像一个在国际舞台上裸奔的小丑,既没了大国的庇护,也没了小国的支持。美国的关税大棒悬在头上,中国的边境压力持续存在,欧盟的制裁随时可能加码,连俄罗斯都开始对印度的“骑墙”态度不满。
印度早就把各个大国得罪了,挨了特朗普的重拳后,根本没人帮他说话,今天的局面都是莫
暖阳融雪情愈深
2025-08-06 20:57:0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