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抽动症,我不用硫必利!学会这个中医古方,清肝火、稳神经,助娃好得快、少反复

灵松谈育儿 2025-08-07 08:17:10

治抽动症,我不用硫必利!学会这个中医古方,清肝火、稳神经,助娃好得快、少反复 大家好,我是孟牛安。 在儿科门诊干了大半辈子,越老越觉得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医实在精妙。 就说让家长们头疼不已的抽动症吧,中医琢磨这事儿也有千百年了,留下不少能派上用场的方子。 而这么多方子里,有一个方子治抽动症堪称一绝,那就是钱乙所创的泻青丸。 泻青丸 and 抽动症 说起钱乙,了解中医的朋友都得竖起大拇指。他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开创了中医儿科学体系,被尊为"儿科之圣"。 钱乙治病非常擅长从肝论治,认为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许多儿科疾病都与肝火亢盛相关。 对于抽动症状,他也明确指出—— 当孩子情绪不好(比如压力大、爱生气)或者受外界刺激(如感冒、受凉)时,肝的调节功能容易出问题,郁积久了就会“上火”。 这种“火”太旺,就会在体内“煽风点火”,导致身体里的“风”乱窜。 这股“风”往上冲,就会让孩子频繁眨眼、咧嘴;往四肢跑,就会耸肩、甩手。 依据这一理论,钱乙创制了泻青丸这个千古名方。组成:龙胆草、栀子、大黄、羌活、防风、川芎、当归。 别看这个方子用药不多,却是精妙无比,做到了"清泻肝火"与"平息肝风"并举。 龙胆草、栀子、大黄三味苦寒之品直指肝火,犹如釜底抽薪;羌活、防风疏散外风,川芎活血通络,当归养血柔肝,共同平息内风。 如此配伍,既清肝泻火治其本,又息风止痉治其标,可以说是标本兼顾。 现在西医治疗抽动症,硫必利这类药物能较快控制症状,这是值得认可的。 而泻青丸这样的方子,更像是慢慢调理孩子的身体平衡,把肝火降下来,让肝气顺起来,从根本上减少抽动的反复。 两者并不冲突,有时候配合着用,孩子能好得更稳当。 说到这儿,估计不少家长要问了:这药在哪儿能买到?我家孩子能用吗? 其实我每次坐诊都要强调,再好的方子也得对症才行。 中医讲究看孩子的具体情况,是不是真有肝火旺盛的表现,比如前面说的爱发脾气、眼睛发红、睡觉不安稳、大便偏干这些。 要是孩子体质偏虚,平时脸色发白、手脚发凉、不爱动,那就不适合用这个方子。 另外,这毕竟是中药,得让中医师看过孩子,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和剂量,家长可不能自己买来就给孩子吃。 说到底,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改善抽动症没有万能的法子。 但多了解些办法,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试试,总能找到最适合的那条路。

0 阅读:11
灵松谈育儿

灵松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