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经直言:“日本经济停滞20年,领导人虚弱多变,都不是这个最严重的问题。日本最重要的问题是人口问题。如果不解决,日本将没有未来可言。”
李光耀晚年常聊日本,从9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开始,日本股市崩,企业关门,失业率升。首相换来换去,政策不稳,像村山富市、桥本龙太郎这些人,上台没多久就下野。这些事儿让经济难回暖,但李光耀说,这不算最糟。最糟的是人口,生育率低迷,2024年新生儿才68.6万,比前一年降5.7%,创历史新低。总人口从2010年1.28亿峰值后,一直负增长,到2025年8月,已降到约1.23亿。政府出政策鼓励生育,像少子化对策大纲,给补贴和假,但年轻人不买账。很多人选择不婚不育,2021年50岁前未婚率,男的25.7%,女的16.4%,现在估计更高。日本社会结构僵化,几大家族把持政坛,安倍、麻生、小泉这些家族,代代传位,新人难出头。岸信介没背景,当首相两年就辞职。经济资源也集中,年轻人没上升空间,躺平成常态。
李光耀觉得,日本不愿大开移民门,怕文化混杂,导致劳动力缺口大。工厂、养老院都缺人手。如果不改,日本真难有未来。 日本人口问题根深蒂固,李光耀指出,它不光是数字下降,还牵扯社会活力。生育率2024年跌到1.15,远低于更替水平2.1。老人占比近30%,年轻人负担重,工作压力大,不想生娃。政府试过各种招,增加儿童津贴,延长育儿假,但结婚数还是降。2025年上半年数据看,负增长继续,人口约1.234亿。移民虽略增,但融合慢,文化壁垒高。李光耀当年就说,日本该学学新加坡,开放点,吸纳外来人才,不然经济会停滞更久。现在看,他的预言挺准,日本GDP增长慢,靠技术撑着,但劳动力短缺拖后腿。政坛家族垄断,让改革难推,新想法难冒头。年轻人看到这,动力没了,选择单身。李光耀的观点,基于他治国经验,新加坡人口政策灵活,鼓励生育,还引移民,保持活力。日本若不借鉴,危机会加深。
李光耀逝世后,日本人口危机没停。2023年总人口1.25亿,2024年新生儿破纪录低,2025年生育率预计1.38左右,但实际可能更低。死亡数超出生,1.61百万对68.6万,自然减少严重。地方小镇空了,东京还挤,但整体衰退。政府加大力度,社区发奖金,办公室批假,但效果有限。年轻人工作长,房价高,不敢生。李光耀遗产在新加坡延续,双语教育、人口激励,让国家稳。新加坡生育奖金高,医院新生儿多,经济活络。他的话,现在还被引用,提醒各国人口是根本。日本若不解决,未来真堪忧。新加坡靠李光耀思路,避开类似坑,继续前行。
李光耀对日本的分析,放到现在,还挺有现实感。日本经济停滞超30年了,从90年代到现在,领导换了多少茬,但人口问题像定时炸弹。生育率低,老人多,社会养老压力山大。政府政策虽多,但年轻人心态变了,不愿背包袱。李光耀说,这比经济衰退严重,因为没新人,创新和消费都跟不上。日本不愿移民,文化保守,导致缺口更大。新加坡反过来,开放移民,人口多元,经济受益。李光耀经验告诉我们,国家要长远,得抓人口平衡。不然,像日本,技术再牛,也难逆转衰落势头。
日本人口下降影响深远,经济学家说,到2050年,可能缩到1亿以下。劳动力少,工厂自动化虽帮手,但养老医疗缺人。2025年,老年占比29%,年轻人税负重,不想结婚。政府推“天使计划”升级版,给补贴,但调查显示,工作生活平衡难是主因。李光耀当年就批评日本社会僵化,家族把持一切,新人无望。现在政坛还是那些姓氏轮换,改革慢。相比,新加坡李光耀时代,反腐严,机会均等,人口政策灵活,吸引全球人才。日本若学点,或许能缓口气。但现实是,危机继续,出生数年年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