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刘艺霞被押赴刑场。照片里的她,穿着花衬衫,被两名警察押送着,表情死寂,生无可恋。明明前途无量,她却亲手将自己送上了绝路…… 刘艺霞当年36岁。她曾经是北京一个单位里公认的优秀财务,业务好,人也长得清秀。可就是她,一步步走到了无法回头的境地。 看着这张照片,很多人都会想,一个本来前途大好的女人,到底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她工作的地方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里面的钱很多都是像钱学森那样的老科学家捐的,是用来支持国家科研的。 按理说,管这种钱的地方,制度应该非常严格。但奇怪的是,刘艺霞一个人就管着所有的关键东西。 单位的法人章、财务章、支票本和账册,全都放在她手里。这等于说,只要她想,随时都能从单位把钱拿走,而且短时间内谁也发现不了。 她身边的一位会计同事,甚至在察觉到账目有问题后,不仅没上报,还从她那借钱去炒股。 机会就摆在那里,而推了她一把的,是她的丈夫李少洋。 李少洋1993年辞掉科研单位的工作下海经商,但生意做得不好,欠了一屁股债。1996年春天,他找到刘艺霞,求她帮忙从单位挪点钱周转一下,并保证一有钱就马上还。 刘艺霞心软了。她从1980年代就学会计,1991年拿到了会计资格证,业务上她什么都懂。但为了帮丈夫,她还是决定冒一次险。 她用现金支票取了5万元出来,这是她第一次伸手。在法庭上她说:“我一直相信他会还上,我只是想帮他一把。” 可她没想到,这笔钱根本没用在生意上。李少洋拿着钱,转身就进了赌场。北京的小汤山、团结湖,甚至澳门的赌场,他成了常客。 有一次,他一个晚上就输掉了170万。 一个窟窿,需要更多的钱去填。从1996年到1999年初,刘艺霞停不下来了。 她前后开出了107张现金支票、11张转账支票和一张汇票,总共从单位拿走了874.2万元。她以为是在帮丈夫还债翻本,实际上只是在为丈夫的赌博埋单。 1999年2月,账上的窟窿太大,眼看就要瞒不住了。这时候,他们俩做了一个最坏的决定,带着账上最后剩下的二十多万块钱,逃离了北京。 这个行为,彻底改变了事情的性质。 原本的“挪用”,因为他们的逃跑,在法律上变成了“非法占有”。也就是说,法院认定他们从那一刻起,就没打算再还钱了。他们在外地躲了5个月,最终还是被抓住了。被抓后,刘艺霞常常一言不发,神情木然。 2000年2月13日,法院开庭审理。刘艺霞辩解说,她只是想“借钱”给丈夫,不是想占为己有。李少洋则辩称,他不是国家工作人员,罪不至死。但法院没有采纳他们的说法。 法院认为,刘艺霞作为国家事业单位的财务,就是国家工作人员。她伙同丈夫李少洋,利用职务便利侵吞公款,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尤其是他们最后还携款潜逃,主观恶意非常明显。 一审判决,两人都是死刑。他们不服,提出上诉,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驳回了上诉,维持原判。2001年1月10日,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刘艺霞和李少洋在北京被执行了枪决。 现在再看那张照片,看她那张毫无表情的脸,似乎能明白更多。单位的制度、丈夫的承诺和法律的底线一层层全部崩塌后,一个人可能就只剩下这种空洞的麻木了。 一个业务熟练、家庭看起来也很美满的女人,最后是这样的结局,真的让人唏嘘。 她到底是在哪一步彻底走错了?是拿出第一笔5万块的时候?还是在发现丈夫滥赌后,没有停手反而越陷越深的时候? 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一个看似能扛住的错误决定,也许就是后面一连串崩溃的开始。
2000年,刘艺霞被押赴刑场。照片里的她,穿着花衬衫,被两名警察押送着,表情死寂
香茶品岁
2025-08-07 17:03:53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