侮辱日本的方式有很多种,美国人偏偏选择了最恶心的一种。   八十年前的今天,原子

栗頿聊 2025-08-07 18:18:13

侮辱日本的方式有很多种,美国人偏偏选择了最恶心的一种。   八十年前的今天,原子弹在广岛上空炸响,数万平民在烈焰与冲击波中瞬间殒命,幸存者终生忍受痛苦与阴影。   昨天,广岛和平纪念公园的钟声再次响起,为死者哀悼、为历史铭记。可就在这个本该肃穆缅怀的日子里,美国却以一种近乎羞辱的方式“参与纪念”,令人愤懑又心寒。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发表声明时,刻意回避了原子弹带来的人间惨剧,反而大谈美日合作,称这是“美日人民共同结束战争的胜利”。   她的语气,就像是在庆祝一场胜利的烟火盛典,而不是反思一场浩劫。这种姿态,不只是对广岛死难者的亵渎,更像是对历史真相的一种删改和篡夺。让受害者陪着加害者一起庆功,这种“胜利论”,未免太冷血、太傲慢。   当然,日本自身在对这段历史的态度上也并不坦荡。每年的纪念活动上,官方总是突出“受害者”身份,对导致自己成为目标的侵略战争却轻描淡写。   “非核三原则”“唯一的核爆国”这些说辞挂在嘴边,却避开了一个根本问题:为何会成为被投弹的对象?纪念碑上写着“不要重蹈覆辙”,可这“覆辙”是谁的错,却从不点明。   纪念馆里展示的多是个体的苦难,背景却笼统地称为“太平洋战争”,把“侵略”两字藏得干干净净。   民众的历史认知也被这种“温水”式教育影响颇深。许多年轻人对广岛为何遭遇原子弹几乎一无所知,有的只知道“这里曾有军事设施”,还有人相信“原子弹是为了试验”。   这让日本在某种程度上,从一个曾经的加害者变成了只会喊疼的受害者,而那些被日本侵略过的国家人民,感受到的,恐怕只有讽刺。   可是,就算日本自己选择性失忆,美国的做法也更令人愤怒。几十年来,美国始终坚称原子弹是“不得不为”的决策,是为了缩短战争、减少美军伤亡。   可这些说辞,从不掩饰他们对投弹行为的无悔与自豪。这次布鲁斯的发言更是赤裸裸地摆出“你应该感激我们”的姿态,不仅让人寒心,更是再次在历史的伤口上撒盐。   日本记者的表情铁青,台下无人鼓掌。这不是意外,而是沉默的羞辱。你无法想象,一个国家在悼念自己曾遭遇的巨大苦难时,却要忍受当年加害者在耳边振振有词地宣告“我们一起赢了”。   不过,也并非人人都失去了清醒。有反战者在纪念馆外举着标语,尽管被右翼分子和警察驱赶,依旧坚持表达。他们知道,广岛的灾难不能单凭一颗炸弹来讲述,必须面对日本当年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   有个叫矢岛寻的人说得好:广岛之所以会被炸,是因为日本先点燃了战火。这不是为原子弹辩护,而是为了让历史更完整。   真正的和平,不是只哀悼自己的苦难,更要承认自己曾带给别人的痛。而美国若真有尊重历史的态度,就该明白,把灾难包装成胜利,不仅是对历史的羞辱,也是对人性的背叛。   真正令人作呕的,从来不是那些冰冷的词句,而是那种连遮羞布都不屑挂上的冷血狂妄。

0 阅读:20
栗頿聊

栗頿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