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邱行湘去台湾探亲,回国前,蒋纬国给了他一大笔钱,邱行湘却说:“我这次

代天谈历史 2025-08-07 19:25:07

1980年,邱行湘去台湾探亲,回国前,蒋纬国给了他一大笔钱,邱行湘却说:“我这次来台是探亲访友,不是叫花子伸手要钱!” 邱行湘这个人,出生在1907年的江苏溧阳,那时候家里还算富裕,他从小就接受教育,1925年进了黄埔军校入伍生队,次年成为第五期步兵科学员。在军校里,他学习认真,毕业后分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警卫团当排长。那年代打仗多,他很快就升到连长,参加北伐战争,经历了不少战役。1932年,他调去给陈诚当副官,负责一些军务协调。抗日战争开始后,他当上补充一团团长,在淞沪战场上带兵打日军。后来逐步升迁,到1940年代成了青年军整编第二〇六师师长。1948年洛阳战役,他带部队防守,但最终被人民解放军俘虏。那场战役很激烈,他成了俘虏,被送到漳河训练班接受教育。后来转到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在那里他表现积极,参与劳动和学习。1959年,他是首批特赦的十个人之一,周恩来总理接见了他,安排他当全国政协文史专员,每个月拿工资。从那以后,他过上了稳定日子,对新中国有了认同感,把自己当成了国家的一份子。这段经历让他从旧时代走出来,融入新生活。邱行湘年轻时候对蒋介石很崇拜,处处模仿,不抽烟不喝酒,剃光头,还披黑色大衣走路,人家叫他“小蒋介石”。但被俘后,他转变了立场,积极配合改造,跟那些顽固分子不一样。 1980年,两岸开始有点交流,邱行湘想去台湾看弟弟。五弟邱行槎和六弟邱行川在那边,三十多年没见了。他通过旧关系联系上蒋纬国,后者帮忙办手续。大陆支持他去,因为他思想稳定,支持统一,对两岸关系有好处。没有直航,他就先去香港转机。到了台湾,他见了弟弟们,聊了聊家常,就准备回去。就在回国前,台湾“国防部抚恤基金会”找上他,说要给他钱。这其实是蒋纬国的主意,他是台湾高层,认为邱行湘过去是“小蒋介石”,心里还认同国民党,想拉拢他。蒋纬国想用这笔钱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显示台湾对旧将领重视,吸引更多人去;二是暗示邱行湘在大陆过得不好,收钱就等于承认生活难,用来攻击大陆制度。基金会人员拿文件让他签字,邱行湘一看就明白这是陷阱。他直接把笔摔了,说自己在大陆收入宽裕,来台是探亲,不是要钱。这样,蒋纬国的计划泡汤了。这件事反映出两岸的复杂,邱行湘的选择显示了他的立场坚定。蒋纬国作为蒋介石的儿子,在台湾有权势,但他的做法本质上是想利用邱行湘搞宣传,贬低大陆。 邱行湘拒绝钱后,顺利回大陆,继续当文史专员,整理历史资料。1996年,他在北京去世,享年89岁。他的生平跨越了从黄埔到新中国的转变。搜索全网资料,比如百度百科和历史网站,邱行湘的黄埔经历很详细,他是第五期生,编号1951,毕业后在国民党军队升迁快。抗日时期,他在陈诚手下,参与过多次战斗,如1937年的淞沪会战,他带团防守阵地。洛阳战役资料显示,1948年3月,华东野战军攻洛阳,他防守东关,但部队被击溃,他被俘。功德林时期,他是积极分子,1959年特赦名单里有他,周总理接见时鼓励他贡献力量。他后来写了回忆录,记录国民党时期的事。1980年探亲,他去台见亲属,拒绝援助的事被传开。蒋纬国生平资料显示,他是国民党将领,1980年时在台湾“国家安全会议”任职,想通过邱行湘搞统战。基金会是台湾机构,专门给旧军人援助,但这次是政治目的。邱行湘的回应在大陆被正面报道,体现他的爱国。

0 阅读:0
代天谈历史

代天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