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1天!特朗普发出最后通牒,还有1天!美军出动核潜艇,俄军放开部署中程弹道导弹,普京该向中国交底了。 特朗普原要求俄军50天内停火,眼看俄军已控制乌东战略重镇红军城约四分之三区域,切断了数万乌军补给线,北约在乌克兰的防线面临崩溃。于是,特朗普又紧急压缩到8月8日最后期限,甚至派出核潜艇逼近俄海域施压。 俄方则将美方动作视为"北约反俄政策的必然结果",随即宣布解除陆基中程导弹部署限制作为反击。这种针尖对麦芒的升级,本质是俄军战场优势迫使美国用极端手段挽回局面,而俄罗斯通过核威慑对冲常规战争消耗的困境。 为何此时俄罗斯急需向中国"交底"?根本在于战略依赖的深化。当西方三十国集体军援乌克兰时,俄罗斯仅获得朝鲜炮弹支援,而中国的中立立场与经贸合作成为俄对抗制裁的生命线。俄副总理证实通过哈萨克斯坦管道向中国增供250万吨石油,使年供应量突破千万吨级,这种"油气托底"模式比炮弹更能支撑长期消耗战。 更关键的是,面对美军核潜艇抵近威慑,俄方虽握有可在15分钟打击美国本土的"榛树"高超音速导弹,但深知核对抗的毁灭性。拉夫罗夫已明言"美俄绝不能直接冲突",此时向中国通报与美乌谈判细节,既是争取可靠盟友背书,更是为可能的外交斡旋铺路。 俄罗斯急需向中国"交底"的深层逻辑更在于三角关系的重塑。美国围攻俄罗斯的根源是地缘利益冲突——北约东扩压缩俄战略空间,能源竞争削弱俄经济命脉,意识形态差异加剧对立。 俄方看清中国作为"平衡力量"的价值:在联合国框架内阻止西方孤立俄的提案,通过地方合作机制缓冲制裁冲击。当特朗普试图用核潜艇撬动俄乌谈判时,普京选择将美俄博弈底牌同步北京,既防范美国离间中俄,也借助中国牵制美方冒险冲动。 美苏冷战时期虽剑拔弩张,但核威慑的恐怖平衡最终避免热战。如今俄方展示核能力却挂起"免战牌",美军潜艇活动严守"示警不触线"原则,说明双方清楚红线所在。
最后1天!特朗普发出最后通牒,还有1天!美军出动核潜艇,俄军放开部署中程弹道导弹
买苹果的咔咔
2025-08-08 03:51: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