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超越中国算啥?莫迪扬言:印度将在五年内成为第三大经济体 最近印度真是飘得不行

哈皮的高高 2025-08-08 10:23:13

人口超越中国算啥?莫迪扬言:印度将在五年内成为第三大经济体 最近印度真是飘得不行,先是人口超过中国成了“世界第一”,莫迪紧接着就在美国国会拍胸脯放话:“印度将在五年内成为第三大经济体!”话音刚落,2025年GDP数据新鲜出炉——4.2万亿美元,还真把日本挤下了第四的宝座。但这就敢说五年超德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倒是给面子,预测印度2025年增长6.4%,可世界银行一盆冷水泼过来:要想2047年成为高收入国家,年均得增长7.8%!这差距,简直比喜马拉雅山还高。 印度GDP看着挺唬人,实际全是“面子工程”堆出来的。苹果、三星倒是被“制造印度”忽悠来了,可他们在印度组装的手机,65%的零部件还得从中国进口。说白了,印度就是个“全球代工厂”,赚点辛苦钱,利润大头全让外资拿走了。更可笑的是,莫迪政府把这些组装好的手机全算成印度出口,2025年手机出口额暴涨的数据看着漂亮,实际每部iPhone印度只能分到25美元,剩下的450美元全进了苹果腰包。 数字支付也是一样的套路。莫迪到处宣传农民用App卖货多方便,可农村连4G信号都不稳定,很多农民根本不会用智能手机。就算装上了App,物流配送又成了大问题——印度铁路货运效率只有中国的60%,新鲜农产品从田里运到市场,能烂掉一半。这哪是“数字革命”,分明是“皇帝的新衣”。 印度想当第三大经济体,先把这些窟窿补上再说。先说基建:2024年印度发电量1.8万亿千瓦时,只有中国的1/5,而且电网三天两头停电,工厂得自备发电机才能开工。铁路总长度倒是有6.8万公里,可很多路段还是英国殖民时期修的,火车时速不到中国高铁的1/3,货运效率更是低得可怜。就这条件,还想承接全球产业链转移?外资企业来了才发现,建厂成本比中国还高25%,简直是“花钱找罪受”。 教育和医疗更是惨不忍睹。印度教育支出占GDP不到5%,而且大部分资源都集中在精英私立学校,公立学校老师经常旷工,学生连基本读写能力都没有。顶尖的印度理工学院毕业生,60%都跑去美国硅谷当“高级打工人”,留下的人才也因为官僚主义和种姓制度,根本没法安心搞科研。医疗就更别提了,公共卫生支出只占GDP的1.2%,农村地区缺医少药,很多人得病只能硬扛,新冠疫情期间的惨状就是最好的证明。 莫迪整天吹嘘“印度崛起”,可最富的10%人口攥着全国57%的财富,最穷的50%只能分13%。首都新德里的富人区豪车遍地,贫民窟里却连干净水都喝不上。更讽刺的是,莫迪政府居然宣称印度是“全球最平等的国家之一”,结果被世界银行狠狠打脸——印度基尼系数高达62,比战乱中的叙利亚还高。这种情况下,消费市场根本撑不起来,2024年印度私人消费支出占GDP比重降到53%,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买手机、家电。 国际资本早就看透了这一切。2025年印度外国直接投资暴跌98%,从100亿美元缩水到3500万美元,连富士康、三星都吓得往外撤。莫迪还想靠“制造印度”吸引外资,可政策朝令夕改,今天说减税明天就加税,外企被坑得血本无归,谁还敢来送钱? 印度想在五年内成为第三大经济体,简直比登天还难。就算GDP数字勉强超过德国,也是“虚胖”——工业基础薄弱、技术依赖进口、贫富差距悬殊,这样的经济体根本经不起风浪。更要命的是,莫迪政府只会喊口号,根本不想解决结构性问题:征地难、官僚腐败、种姓制度,这些才是印度发展的“癌症”。 看看中国吧,同样是人口大国,我们用40年时间从农业国变成制造业强国,靠的是实实在在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而印度呢?连个像样的产业链都建不起来,整天想着靠人口红利“弯道超车”,简直是痴人说梦。

0 阅读:134

猜你喜欢

哈皮的高高

哈皮的高高

拖拖拉拉会变成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