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授衔,有十万名“士官”和三千名老战士,是如何授衔? 1955年9月,

万寿菊芳草桥 2025-08-09 07:34:07

建国后授衔,有十万名“士官”和三千名老战士,是如何授衔? 1955年9月,有64.5万名军干部参加授衔,其中有约11.4万余人被授予准尉军衔。当时还没有技术士官的概念,准尉的意思是,约士官和干部少尉副排长之间的职务,比如学院.医院等后勤单位的技术人员,享受副排长的待遇。1965年取消了准尉,1970年又取消了副排长,最低军衔为少尉排长。 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全国红军最鼎盛有30多万,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师时,约有5万多人,可见老红军战士之牺牲,为国家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 最早的红军称呼是1927年11月,黄麻起义时,湖北黄安县书法家吴兰阶在县衙大门上题写对联时,首次使用了红军一词,称起义部队为红军。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后,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更名为红军第四军,这是红军名称的正式由来。到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这十年内参加革命的老红军,到建国后幸存下来有3000多人,很多人都没上过学,文化很低,一直没有军衔,就是一名老战士。 教员认为三千老红军战功赫赫,老战士为革命作出巨大牺牲,应当有一份荣誉和肯定,作出了红军不下校的决定。只要是红军老战士,他们的军衔一律不能低于少校。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