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傻眼了,进口崩盘 当地时间8月8日,美国国家零售联合会一公布数据,大家都倒吸一口凉气,6月的进口量同比下降了8.4%,这个数字比原先预计的可高出不少,这还得从美国自己的关税政策说起。 就拿服装行业来说,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5月份服装进口量一下子就降了13.2%,进口额也少了7.4%,这是为啥呢?原来美国对进口中国的产品加了不少关税,中国可是美国服装进口的重要来源地啊,这一加税,中国产品的进口成本就蹭蹭往上涨。 5月,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服装量锐减48.4%,进口额降幅更达52.4%。中国的服装又便宜又好,美国消费者一直都挺喜欢的,可这关税一加上去,价格就高了,进口商也不愿意多进了。 不过,其他国家倒是沾了点光,5月份美国从其他国家进口的服装量增长了5.2%,进口额也涨了3%。像越南,5月份美国从越南进口的服装量同比增长了14.2%,进口额增长了17.6%。 但越南的产能毕竟有限,一下子也填补不了中国留下的空缺,这就导致美国整体的服装进口量还是降了。 看看港口的情况,洛杉矶港可是美国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很多亚洲的货物都是从这儿进入美国的,其中约45%来自中国。 可因为关税政策反复无常,5月初洛杉矶港的入境货运量就下降了30%。港口的执行董事塞罗卡说,业务萎缩特别明显,卡车司机、港口工人的数量都减少了。 不仅洛杉矶港,西北海港联盟旗下的西雅图港和塔科马港,自4月最后一周至5月第一周,入境货运量亦下降了30%。 港口货运量的缩减,直接对美国的进口量产生了影响。 家具行业也深受其害。在2025年美国拉斯维加斯家具及家居装饰展上,“关税”成了大家最关注的话题。 很多企业都叫苦不迭,印度产的手工饰品面临10%的进口关税,对小企业来说简直是致命打击。 有的企业为了规避关税,把大额订单拆分成小单发货;还有的企业像先锋家具,分散供应链,从不同国家采购零部件在美国本土组装。 可像大理石茶几这样的大件产品,没办法分拆,还是得承受高额关税,最后只能提价,把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电子产品虽然有部分被豁免了关税,像智能手机、芯片等,但其他未被豁免的产品还是受到了影响。 而且,就算是被豁免的产品,也不是所有企业都能马上受益。比如特斯拉,本来打算从中国运送Cybercab无人驾驶出租车和Semi电动卡车的零部件到美国,可因为关税太高,当关税超过34%的时候,特斯拉就承担不起了,只能暂停发货计划。 关税政策还影响了美国的农产品出口。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4月11日至17日当周,美国大豆净销售量较上一周下降50%,猪肉净销售量更是骤降72%。 这是因为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关税政策采取了报复性措施,尤其是针对美国的农产品。 企业为了应对关税,只能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沃尔玛、塔吉特、宝洁、阿迪达斯等大型零售商和消费品企业都宣布涨价,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测算显示,美国物价短期内可能会上涨1.8%,相当于2025年每个美国家庭平均要承受2400美元的损失。 像鞋类和服装价格,短期内可能分别上涨40%和38%,长期来看也会有19%和17%的涨幅。 关税政策还对美国的供应链造成了冲击,很多企业为了减少对单一国家的依赖,开始分散供应链,可这需要时间和成本。比如,美国企业从中国转向越南采购,但越南的产能不足,导致进口量还是上不去。 而且,供应链的调整还引发了物流岗位的减少,美国有900万人从事物流业,进口减少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耶鲁大学的研究还显示,新关税的实施将使美国2025年及2026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下降0.5个百分点,到2025年底,失业率预计将上升0.3个百分点,2026年底进一步上升0.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关税政策不仅影响了进口,还对整个美国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美国的关税政策本意可能是想保护本国产业,可结果却适得其反,导致进口量大幅下降,供应链混乱,企业成本上升,消费者负担加重,经济也受到了拖累。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让美国在国际贸易中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顶不住,美国硬扛目前美国的现状不太乐观,所有的商品全部涨价,幅度在1至8美
【7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