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不能再惯着印度了! 莫迪月底要来访问,明显是穷途末路了,想让中国拉一把。 别看印度整天吹自己经济增长多快,实际上国内问题一大堆,失业率越来越高,外资企业纷纷跑路,莫迪大力宣传的"印度制造"也没搞出什么名堂。 最搞笑的是,印度嘴上喊着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结果去年中印贸易逆差反而突破了1000亿美元,也就是说,印度从中国买的东西越来越多,自己却卖不出去多少。 更打脸的是,印度政府前脚刚宣布禁用中国APP、扣押小米公司的钱,后脚又不得不从中国进口各种工业原材料,甚至偷偷买俄罗斯打折石油转手卖给欧洲赚钱,这种"吃饭砸锅"的操作,连印度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直呼政府"太双标"。 在边境问题上,印度也是骑虎难下,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莫迪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拼命炒作民族主义情绪,结果现在自己被民意绑架,想跟中国缓和关系都难。 印度军方最近一直在抱怨,说在高原地区跟中国对峙太烧钱了,根本耗不起,反观中国,这几年在边境修路建桥,轮换驻军,早就占据了主动权,印度现在才想起来谈判,是不是有点晚了? 面对印度的反复无常,中国的策略很明确:该合作的时候给台阶下,该强硬的时候绝不手软,比如印度最近又想以"安全审查"为由卡中国企业的脖子,中方反手就推迟了一些关键工业原材料的出口审批,直接让印度企业急得跳脚。 不过,中国也没把路完全堵死,在国际场合,比如金砖国家合作、气候变化这些议题上,中国还是给印度留了面子,毕竟印度再怎么说也是个人口大国,完全闹僵了对谁都没好处。 而且中国最近在缅甸、斯里兰卡这些印度周边国家搞基建、签协议,就是在告诉印度:你要是不老实,以后在印度洋的日子会更难混。 莫迪这趟访问,说白了就是来"求帮忙"的,一是希望中国多卖点工业原材料给他们,不然印度的工厂都快停工了,二是想试探中国在边境问题上能不能松口,三是明年印度要大选了,莫迪得装出一副"外交高手"的样子,好回去忽悠选民。 但中国也不是冤大头,手里捏着一堆筹码,比如可以要求印度公平对待中国企业,或者推动人民币结算贸易,如果印度诚意够,中国也可以考虑在新能源、基建这些领域合作,带印度一起赚钱,但如果印度还是玩两面派,那对不起,咱们也没必要热脸贴冷屁股。 中印关系这些年被媒体渲染得像"龙象斗"一样,其实没那么夸张,印度对中国的心态很矛盾:一边眼红中国发展得快,一边又怕中国太强,一边想抱美国大腿对付中国,一边又不想完全当美国的跟班,这种纠结导致印度对华政策变来变去,今天翻脸,明天又笑嘻嘻。 对中国来说,跟印度较劲没必要,但也不能太客气,比如有些网友说"干脆断供印度,看他们怎么活",这其实不现实,毕竟中国企业在印度还有生意要做。 更聪明的做法是:印度政客要是搞事情,我们就精准反制,但民间合作、技术交流该做还是做,毕竟赚钱最重要。 长远来看,中印在气候变化、供应链稳定这些大事上还是有共同利益的,印度要是真想发展,迟早得跟中国合作,这次莫迪来访,中国不妨把话挑明:对抗没出路,合作才能共赢,至于印度听不听,那就看莫迪的脑子清不清醒了。
难怪印度着急访华,印方高层说出的实情,出乎所有印媒意料!印度高层罕见自曝短板
【115评论】【5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