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布雷的女儿女婿被捕,蒋介石找陈布雷谈话,询问他对此事的想法。陈布雷说:“若他们确为共党,便依法处置吧!” 但谁能想到,此话竟暗含深意。
南京总统府的灯火彻夜通明,陈布雷刚刚接到保密局的紧急电报,女儿陈琏和女婿袁永熙在北平因涉嫌共产党活动被捕,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让这位跟随蒋介石二十年的机要秘书陷入两难境地。
陈琏的成长轨迹早已偏离父亲的设想,她一直由祖母在浙江老家抚养,取名“陈琏”时,陈布雷希望女儿如美玉般温润内敛,却没想到她会在西南联大接受进步思想,并于1939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保密局局长毛人凤专程登门,暗示可以网开一面,陈布雷的回答却出人意料,按法律程序处理就行。
随后他给蒋介石写信,明确表态“请依法处置,勿念私情”,这种看似冷血的态度,反而消除了蒋介石的疑虑。
蒋介石最终选择特赦陈琏夫妇,考虑因素有三,陈布雷多年忠诚可靠,当时国共和谈需要展现宽容姿态,加上陈琏并非核心人物。
表面上的团聚只持续了几个月,陈琏以身体不适需要治疗为由再次离家,实际上是重新投入地下工作,这次分别成了父女最后一面,陈布雷对女儿的真实去向一无所知。
此时的陈布雷已是强弩之末,长期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严重的胃病让他食不下咽,失眠症更是折磨得他整夜难眠,国民党在各个战场的连续败退让他看不到希望。
作为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需要为每一次失败寻找合理解释,为每一个错误决策进行包装,这种违背内心的工作让他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经常独自在办公室里长时间沉默。
1948年11月13日,陈布雷去世,他在遗书中写道自己“与时代环境格格不入”,这八个字概括了一个传统文人在动荡年代的无奈处境。
当时正在北平从事地下工作的陈琏,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后,只能化名王芸生前往南京参加葬礼, 她穿着朴素的学生装,混在人群中默默送别父亲,没有人认出这个“共产党女儿”的真实身份。
父女两代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一个效忠国民政府,一个投身共产主义,最终都为自己的信念付出了代价。
陈琏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外交官,曾任驻英国、瑞典等国大使,但她始终对父亲怀有复杂的感情,既理解他的政治选择,又为他的结局感到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