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在邓婕的劝说下,张国立在北京奥森公园后买了1000平的地产,当时的价格是5100元一平,夫妻俩为了凑齐这笔数百万的巨款,拼命接戏接商演,只要给钱,什么活动都参加。 1988年,张国立刚和罗秀春办完离婚手续的他,不仅净身出户,还在协议里签下了不再生育的条款。 彼时的他,连个安稳住处都没有,更别提规划未来。 同一时期的邓婕,正借着《红楼梦》里王熙凤的角色红遍全国。 片约堆成了小山,正是事业冲刺的黄金阶段。 可她听说张国立的窘境后,没顾旁人“别被拖累”的劝告,把京郊租的小院分了一半给他,还陪着跑组试戏,偶尔帮着修改剧本。 两年后两人领证,婚礼简单得像句玩笑——邓婕拎着袋苹果,去《宰相刘罗锅》的片场探班正在拍戏的张国立,就算把婚结了。 租来的房子冬天没有暖气,邓婕每天睡前都要往张国立被窝塞两个热水袋。 在北京扎根的念头越来越强时,他们盯上了奥森公园附近一块1000平米的地。 上世纪90年代,5100元一平米的价格,算下来要500多万,这在月薪几百块的年代,简直是天文数字。 朋友都觉得这主意不靠谱,“三环买两套商品房,出租都比这荒地稳当”。 张国立也犯怵,手里攥着的是邓婕演王熙凤攒下的血汗钱。 但邓婕铁了心,说地跑不了,将来总有价值。 为凑钱,邓婕找剧组朋友借了20万,张国立把《康熙微服私访记》的片酬全投进去,不够的部分只能找银行贷款。 那段时间,两人像上了发条的钟。 张国立刚拍完夜戏,凌晨5点就赶去天津剪彩;邓婕一天跑3个城市赶商演,累得在后台直喘。 有人问至于这么拼吗?他们只说欠着钱,心里不踏实。 熬到北京申奥的消息传来,地价开始疯涨。 中介开三倍价想买,邓婕没同意。等地铁修到奥森周边,那块地的价值早已翻了几十倍。 张国立开车路过时,指着工地对邓婕说“还是你眼光毒”,可这话里,没提邓婕为凑钱求人的难。 外人看他们风光,却少有人提邓婕放弃的东西。 30出头正是女演员的黄金期,她推掉陈凯歌的电影,专心在家照顾张国立起居。 张国立说拿奖想分她一半,可奖杯再亮,也换不回她错失的演艺时光。 张默小时候来住,邓婕每天6点起来煮牛奶,发烧时背着去医院守2宿。 可孩子长大后,一句“后妈管得多”,听不出多少感激。 更让人唏嘘的是,邓婕38岁那年怀过孕,可为了张国立对前妻的承诺,自己默默去了医院。 直到后来领养女儿,才算圆了做母亲的梦。 一个曾经在荧幕上光芒四射的女演员,为婚姻收敛起所有锋芒,这样的代价,不是谁都能付的。 如今他们住在当年那块地盖的房子里,院子里种着邓婕喜欢的月季,张国立没事就蹲在那摆弄花土。 去年张默带孩子来过年,一家四口包饺子,邓婕擀皮的手法还是跟罗秀春学的。 前阵子有人拍到他们在奥森散步,张国立牵着她的手,买两串糖葫芦,你一口我一口,像对普通老夫妻。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那年,在邓婕的劝说下,张国立在北京奥森公园后买了1000平的地产,当时的价格是5
一叶知大事
2025-08-11 11:23:21
0
阅读:53
用户88xxx34
我当时也想买那块地,给张国立抢先买了,好后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