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栽的跟头,不大,却真疼——把自家的枭龙战机技术教给了土耳其,想着拉兄弟一

青橘小罐 2025-08-11 12:30:33

巴基斯坦栽的跟头,不大,却真疼——把自家的枭龙战机技术教给了土耳其,想着拉兄弟一块干,结果人家学了手艺,转身就抢走了印尼那笔原本稳到不能再稳的大单,千亿级订单,飞了。换来的只有一个冷冰冰的事实:防务合作,不是交朋友,是喂狼养虎。   2022 年土耳其国防工业局一声宣布,要跟印尼合搞“第五代战机”,用的全是刚从巴基斯坦学来的手艺,巴基斯坦这边直接傻眼。   合着自己当免费师傅,还帮别人铺了路?这剧情荒诞的,原本以为是桃园三结义,结果人家玩的是无间道。   这事说穿了,就是把防务合作当成了串亲戚,忘了商场上哪有那么多真心兄弟,你以为的 “抱团取暖”,在对方眼里可能就是“借鸡生蛋”。   别说国与国之间,就算是企业合作,这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戏码也不少见,只不过防务这块水更深,翻船了更疼。   就说上世纪80年代,南非有个叫阿姆斯科的军火公司,当时手里握着一项独门绝技,无后坐力炮的改进技术,这东西轻便好使,非洲不少国家都想要。   当时智利的军工企业找上门,又是请吃饭又是签备忘录,说要“共同开发南美市场”,南非人实在,把核心的膛线设计图纸都给了对方,还派了三个工程师驻场指导。   结果不到两年,智利人拿着几乎一模一样的产品,跑到安哥拉、莫桑比克抢生意,价格比南非低三成,阿姆斯科气不过去打官司,人家智利直接把工厂搬到第三国,换个牌子接着卖。   最后南非人只能自认倒霉,那项技术从此成了行业公版。   还有更有意思的,上世纪90年代,以色列和新加坡合作搞无人机,以色列当时是无人机领域的老大哥,新加坡刚起步,又是出钱又是出人,态度放得极低。   以色列人觉得新加坡市场小,翻不起大浪,就把“苍鹭”无人机的组装技术转让了,没想到新加坡人偷偷把技术拆解,跟美国洛马公司合作,搞出了“赫尔墨斯”系列。   不仅抢了东南亚市场,还反过来卖到了以色列的传统客户希腊。气得以色列人差点撕毁所有防务协议,最后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技术这东西,给出去就像泼出去的水。 说回巴基斯坦这事儿,其实早有苗头,土耳其这几年一直在军工领域“抄近道”,跟乌克兰合作搞导弹,学了技术就跟阿塞拜疆做生意,跟韩国合作造坦克,转手就把改进版卖给沙特。   从合作研发“ AZM项目”开始,土方工程师连枭龙战机的螺丝钉纹路都要拍照存档,等学到“主动相控阵雷达”这些核心手艺,立刻启动“可汗”战机计划,还顺手把巴基斯坦潜在客户名单揣进了自己兜里。   说白了,人家就是抱着“拿来主义”的心态,谁有本事就跟谁学,学完了就自己单干,巴基斯坦可能觉得都是伊斯兰国家,有共同信仰做担保,却忘了在利益面前,信仰有时候还不如一份保密协议管用。   有人说这是“弱国无外交”,其实不全对,弱国更得懂规矩,知道什么能给,什么得攥在手里。   就像印度,当年跟俄罗斯合作造苏- 30战机,死活不肯让俄罗斯把生产线全搬到印度,核心的发动机技术更是寸步不让。   结果俄罗斯虽然赚了钱,但印度保住了自己的组装能力,没变成第二个巴基斯坦。 防务合作这东西,本质上就是技术换市场,或者市场换技术,千万别掺杂太多感情色彩,你把它当兄弟,它可能把你当跳板。   就像当年英国跟中国合作造核潜艇,表面上客客气气,核心的核反应堆技术一点没露,最后中国还是得自己从头搞。   这不是不够意思,是行规——看家本事要是随便给人,自己早晚得喝西北风。 所以说,巴基斯坦这疼不算白受,至少让后来者明白,跟人合作搞防务,先把丑话说在前面,技术能给多少,市场怎么分,违约了怎么赔,都得写得明明白白。   别指望靠“兄弟情”当担保,在千亿订单面前,所谓的兄弟情可能还不如一张废纸值钱,毕竟,这世上最靠谱的,永远是攥在自己手里的技术和实力。

0 阅读:7

猜你喜欢

青橘小罐

青橘小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