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陆小曼去世后,好友揭露了她一个隐秘:她的前夫过分热衷房事,又体力过人,可以整夜贪欢。陆小曼不堪其扰,才执意离婚,为此还苦了后来的丈夫徐志摩。 陆小曼1903年出生在上海一个有钱人家,爹是商务印书馆的经理,从小让她上好学校,学画画、写诗,还会说法语英语。年轻时她在北京外交圈混,帮顾维钧当翻译,聪明劲儿让大家伙儿都佩服。王赓呢,1895年江苏无锡人,家里虽落魄但他争气,早年去清华念书,1911年毕业后拿庚子赔款去美国留学。先在密歇根大学学工程,又转哥伦比亚和普林斯顿,1915年拿文学学士。之后进西点军校,练出一身本事,回国当军官,很快就爬到国民政府高位,长得帅,能力强,姑娘们都看他顺眼。 徐志摩1897年浙江海宁出生,家里做生意有钱,他去英国剑桥念书,爱诗爱得不行,回国后靠梁启超介绍进文化圈,和王赓成了哥们儿。1922年陆小曼跟王赓在北京结了婚,当时大家都说门当户对。可婚后王赓忙军务,常出差,陆小曼在家闲着,跟徐志摩通过朋友圈子熟起来,两人越聊越投机,感情就变了味儿。 说起陆小曼这人,她不光会画画写诗,还在社交场子转悠得欢,参加各种文艺活动,名气越来越大。王赓那边呢,他从美国学成归来,先在军界立足,处理公务手到擒来,升迁快。徐志摩离婚后回国,写诗出书,文化圈里混得开。他和陆小曼的相识,本来是朋友间的事儿,结果发展成私情。王赓起初没察觉,继续信任他们俩。 陆小曼跟王赓的婚姻问题,主要出在王赓对夫妻那事儿太上劲儿。他当过军人,身体素质好,精力旺盛,能一晚上不休息地纠缠,这让陆小曼觉得吃不消,压力大到不行。她多次想避开,但他不松手,坚持自己的节奏,导致她对婚姻彻底失望。日子一长,陆小曼就下定决心要离婚。王赓想留住她,试过各种办法,比如管着她出门,查她的信件,但没用。她已经跟徐志摩好上了,在聚会上他们偷偷联系,王赓后来发现真相,气得不行。 这事儿曝光是陆小曼1965年死后,她朋友才说出来。王赓的毛病不光毁了第一段婚姻,还给陆小曼留了后遗症。她后来跟徐志摩结婚,那方面的事儿总有疙瘩,徐志摩为此没少受罪。陆小曼坚持离婚时,王赓虽不情愿,但最后同意了,没大吵大闹。社会上舆论先骂陆小曼和徐志摩不守规矩,可文化名人如胡适、刘海粟站出来支持,说这是自由恋爱。新风气一吹,王赓反倒成了挡道的那个,人人都说他落伍。 离婚后,王赓没纠缠,送了贺礼,还写了“苦尽甘来方知甜”七个字,意思是放手才能尝甜头。他转头专心事业,1931年当上税警总团长,正得意呢,结果摊上事儿。日本人抓他扣间谍帽子,关了好一阵子,1935年才洗清,但名声坏了。他后来明白,生活得珍惜家人。1937年娶了个广东媳妇,小他十多岁,两人过日子平平淡淡,她管家,他忙工作,没啥大波澜。 徐志摩跟陆小曼1926年结婚,本以为幸福,可那隐秘的影响还在。徐志摩1931年坐飞机出事,摔死了,才34岁。陆小曼后半辈子画画为主,守着回忆过日子,到1965年走人。王赓1942年在埃及开罗病死,47岁。陆小曼死后朋友爆料,才让大家知道王赓那毛病是离婚根源。
清朝曾经的藩属国们,只有琉球至今归属未定了吧?清朝的巅峰时期曾经有18个藩属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