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黄克诚带着新四军3师4个旅出关,10年后,4个旅长中,有3个是中将,但最有名的旅长却只是少将!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时任新四军3师师长的黄克诚,就向中央建议“抢占东北”。 黄克诚认为,东北的战略地位很重要,那里资源丰富,有日军留下的工业基础,获取苏联的援助也比较方便,谁能占领东北,谁就能在将来的内战中占据更多的优势。 党中央经过讨论,最终采纳了黄克诚的建议。 随后,党中央从全国各解放区抽调精锐奔赴东北。 在各大解放区中,抽调兵力最多的,就是山东的八路军了,有6万多人被调到了东北。 排在第2的,就是黄克诚的新四军3师了。 新四军3师共有3.5万余人。 身为师长的黄克诚富有远见,当时,许多人都认为东北遍地是武器,不仅有日军留下的武器装备,还有苏联援助的苏式装备。所以一些部队在前往东北的时候,就把武器装备都留给了地方。 黄克诚却坚持让3师全副武装出关。 结果,其他部队到东北后,就面临着没有武器可用的窘境,相比之下,全副武装的新四军3师,就可以快速形成战斗力。 解放战争初期,黄克诚带到东北的队伍,就受到了林彪的倚重,并打了许多硬仗、恶仗。 新四军3师有4个旅,分别是7旅、8旅、10旅和一个独立旅,4个旅长出关后,在东北都有出色的表现,这4个旅长,有3个是中将,1个是少将。 不过4人中唯一的少将,却是最出名的。 7旅旅长叫彭明治。 彭明治资历很深,他是黄埔一期生,南昌起义时就已经是连长,论资历,一些大将还不如他。 可惜的是,在三河坝战役中,彭明治受了重伤,并和大部队失去联系。不然的话,他就可以和朱老总一起上井冈山并参加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 彭明治痊愈后,因为找不到大部队,又去参加了国军,并驻守在长沙。 1930年,红军攻打长沙时,彭明治带了7个战友起义,由此重返红军,后来一直跟着黄克诚战斗。 在四平之战中,彭明治带领的7旅伤亡很大,就连身为旅长的彭明治,都受了重伤,并在后方休养了一年多,这才重返前线。 后来,彭明治担任过13兵团的副司令员。 在1955年的大授衔中,以彭明治的资历,授予他上将军衔,并无大问题,奈何彭明治两次重伤,一次离队近3年,一次休养了1年多,所以最终就被授予中将军衔。 与彭明治相比,8旅旅长张天云资历就比较浅了。 建国初期,张天云才只是军长,按照授衔标准,他应该是少将。 不过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张天云指挥的志愿军47军打了很多漂亮仗,所以他就获得了中将军衔。 独立旅的旅长叫吴信泉。 在朝鲜,吴信泉指挥的39军,是志愿军最能打的几支王牌部队之一。 身为军长的吴信泉,也因为贡献突出,获得了中将军衔。 新四军3师剩下的1个旅,就是10旅。 10旅旅长叫钟伟。 钟伟的名气很大,有人说他是“东方巴顿”。 3师4个旅长中,就属钟伟名气最大。 在东北,就连林彪都多次称赞了钟伟,说“要像钟伟那样看清形势,调整战术,敢于打违抗命令的胜仗”。 然而,虽然钟伟打仗厉害,名气大,但也犯了很多错误,比如抗战中,在鄂豫独立游击支队担任团长的钟伟,因为无法适应游击支队,竟不打招呼擅自离队出走,去找了老领导黄克诚。 受此影响,钟伟就只是被授予少将军衔。 这让钟伟十分不甘心,要知道,钟伟担任49军军长的时候,49军下面有4个师,4个师有3个师长是少将,和他平起平坐,145师师长温玉成更是被授予中将,军衔比他这个军长还高。 所以在得知自己只是被评为少将后,钟伟还像《亮剑》中的李云龙、丁伟一样发了牢骚。
1945年,黄克诚带着新四军3师4个旅出关,10年后,4个旅长中,有3个是中将,
碎星
2025-08-11 17:11:3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