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重构中国布局:长线资金重拾硬科技信仰 近一年多来外资投行不断唱多中国资产,唱多中国股市。回头再来看的话,感觉外资有先见之明,那些认为外资唱多以此来忽悠A股投资者当接盘侠的人也悄无声息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对外资投行竖起大拇指。但从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外资并没有因为自身大力唱多而做多,给人一种口是心非的感觉,正如那些天天高喊牛市而不断逢高跑路的投资者。或许市场的上涨超出了外资投行的预期,接下来,我们从多个角度来梳理一下外资看好中国资产的原因。 一、春江水暖:外资尽调升温释放回暖信号 过去三个月,国际长线资金对中国资产管理人的尽调频次显著攀升。新加坡APS创始人王国辉证实,两家机构正对其旗下基金展开调查,资金流入量激增;香港方瀛投资CEO Steven Luk透露,四家海外养老金及保险公司对其展开深度评估。这些尽调不再局限于业绩数字,而是深入决策机制(如投资流程是否可复制)、风控体系(最大回撤管控能力),甚至办公选址的性价比(某美国家族办公室因湾仔低调选址而选中方瀛)。亚洲FOF和家办已成为先行者,鑫巢资本近期接受欧洲机构尽调时发现,投资者正降低美股配置比例,试探性增配中国多空策略产品。这种精细化尽调趋势,折射出外资对中国市场的评估进入“结构性重估”新阶段。 二、破局瓶颈:低配困局与回归路径 尽管尽调活跃,但全球共同基金对中国资产配置仍处历史冰点——高盛数据显示其仓位仅处近十年11%分位,较基准低配320个基点。多重障碍横亘在前:2021年至今沪深300指数累计跌幅达25%,部分机构净值腰斩阴影未散;中国在MSCI全球指数权重仅3%,甚至低于英伟达单家公司(5.1%),导致组合收益贡献不足;更关键的是,外资需要看到持续的政策连贯性(如地产托底政策)及相对收益的确定性(跑赢美日印市场)。新加坡APS预判,北美养老金或在2026年启动回归,而挪威主权基金已开始招标中国股票管理人。这暗示着,外资回补将呈现“亚洲先行-中东跟进-欧美滞后”的梯度特征。 三、内核驱动:硬科技重塑估值坐标系 当多数外资仍扎堆互联网时,敏锐的投资者已在半导体产业链掘金。 中芯国际 成为典型案例:其2024年ROE仅2.5%,但受益于中国IC芯片市场规模扩张(预计2025年达1430亿美元)、技术差距缩短(14nm良率追平台积电)及人才红利(每年60万工科毕业生),机构测算其ROE五年内有望提升至10%。美国威灵顿投资指出,中国产业政策正从“土地财政”转向“生产力革命”,这使得半导体设备(刻蚀机国产化率超20%)、AI算力(国产GPU性能提升7倍)等硬科技赛道具备超额收益潜力。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的招标名录显示,符合“自主可控+全球竞争力”双标准的企业正被纳入核心池。 结语:估值重构进行时 外资对中国资产的再平衡,本质是对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押注。从尽调关注点迁移(从短期业绩到决策流程),到配置重心转移(从消费互联网到硬科技),国际资本正在用真金白银投票:那些能穿越技术封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企业,终将在估值体系的重塑中获得溢价。当挪威养老基金开始招标中国管理人时,一个新时代的钟声已然敲响。
军工板块,核心代表一文深度解析(最新版)第1家:振华科技(000733):核心电
【3评论】【3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