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云南一男子喝茶时无意间看了一眼博古架,突然发现自己收藏的古玉中有一条

青山绿水留长江 2025-08-11 18:33:15

2009年,云南一男子喝茶时无意间看了一眼博古架,突然发现自己收藏的古玉中有一条白色虫子爬动,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郭彩祥云南德宏本地人,从年轻时候就钻进玉石行当里头。起先他在芒市周边矿区转悠,学着怎么挑石头,慢慢开了自己的珠宝店,名叫熊祥石记。店面不大,但货色齐全,他专攻那些带内含物的奇石,比如水胆玛瑙啥的。黄龙玉兴起那会儿,他赶紧跟上,成了当地协会的骨干,常去小黑山矿区淘货。那里矿脉深,石头挖出来后,他总爱先敲敲听听声,估摸内部结构。多年来,他攒了不少藏品,生意靠的就是这手眼力劲儿。协会里头,他当过副会长,帮着组织活动,交换样本啥的。玉石这玩意儿,讲究质地和成色,他不光卖,还爱研究形成过程,从地下高温到冷却结晶,全都门儿清。郭彩祥这辈子,就围着石头转,成了圈子里头的老人儿。 那年夏天,郭彩祥去龙陵市场转悠,瞅见一块黄龙玉原料。石头刚从矿里头弄出来,表面糙糙的,他上手一瞧,里头有液体腔体,还带个小白点。跟卖家砍价后,带回家抛光处理。设备转起来,石屑飞散,露出玉的细腻部分。白点起初小得像针眼,宽高厚尺寸也就那么回事儿。没几天,他喝茶时候一瞥,发现白点变大,还在动。揉眼再看,确实蠕动着,头尾伸缩。接着几天,尺寸从0.6厘米长到1.2厘米,表面波纹明显。他摇晃玉石,白点跟着移位。这事儿闹得他开始留意变化,每天查查记录记录。玉石形成于几亿年前,地下高温高压环境,包裹体常见,但这种动态的少见。起先怀疑是生物,可玉的密封性那么强,虫子咋活?后来他意识到,可能跟液体流动有关。 事儿传开,郭彩祥店里人挤人,全冲着这玉来的。他没卖,找专家帮忙查。联系了研究所的郭云胶,那边用显微镜瞧,记录形态。接着去医院CT,机器扫出内部虫状区,密度像骨头,但不是活的。拒绝切割后,转去林业科学院,电子显微镜下看清物体在液体里浮动。专家分析,黄龙玉包裹液体和气泡,加工裂缝扩大,气泡移位就显得在动。浸泡实验做了俩月,白点变化小。郭云胶先猜古生物复活,后来改口认物理原因。郭彩祥接受这说法,继续做生意,把玉当收藏品搁着。玉石圈里,这事儿提醒大家,多信科学,别瞎猜。黄龙玉的价值,就在这些自然形成的奇观上头。

0 阅读:0
青山绿水留长江

青山绿水留长江

青山绿水情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