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华之前先去日本,莫迪8月底出访行程确定,不参加9.3阅兵已是板上钉钉!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今年,美国针对印度的加税政策升级,特朗普政府祭出累计高达50%的关税,狠狠地掐住了印度“印度制造”和出口的命脉。 美国的做法无疑给印度经济投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不解决这关税问题,印度的出口企业怕是要哭晕在厕所。 面对“美国这只猛虎”,莫迪却不能也不敢完全依赖美国,毕竟印度早已把算盘打到更广的国际棋盘上。 于是,8月底的出访计划便变得极其关键。 先去日本,搭上东亚经济大动脉;再赶赴天津参加上合峰会,继续和中国“保持微妙的联系”。 在这里你就看到了莫迪外交的“隐形天平”:一边不能彻底得罪美国,毕竟印度还想享受美印“战略伙伴”的好处;一边又得找寻多边合作的支点,摆脱对美的单一依赖;更重要的是,印度还要和中国“保持适度距离”,避免冲突升级。 日本这个一直以来与印度关系不错的“东亚邻居”,成了莫迪此行的第一站。8月30日,莫迪踏上了访问日本的征程。为什么要先去日本? 理由很简单,“日本是印度对抗中国的一个重要棋子。” 印度与日本在安全和经济方面合作日益紧密,尤其是在印太战略的大框架下,日印联手被视为牵制中国的关键力量。 莫迪此行正是借助这层关系,向外界释放信号:“印度不仅有美国撑腰,还有日本做后盾。” 而且,日本这阵子也不闲着,急需印度市场和劳动力资源,双方互惠互利,恰好给印度出口提供新的突破口,抵消美国加税带来的打击。 原本,9月3日是中国盛大的国庆阅兵大日子,这场阅兵象征中国军力和国家自信的最高展示,是许多国家领导人争相出席的国际盛事。 但令人瞩目的是,莫迪这次却铁了心不去。外交界已经确认,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决定,9.3阅兵印度没有莫迪的身影。 莫迪不想因为公开参加阅兵而被解读为“亲中”或“向中国示好”,也不想激怒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 众所周知,印度和中国的边境问题依然敏感,2020年的拉达克冲突还记忆犹新,印度国内对中国的警惕心极高。这个时候若莫迪出席阅兵,恐怕会被媒体和反对派“拿去放大镜”批判。 再者,莫迪出访日本又参加上合峰会,已经是印度在亚太区域的“平衡术”,再出席阅兵就显得“太偏向中国”了,形象上有失分寸。 说到底,莫迪这次出访行程,恰恰体现了印度外交的现实困境。 印度要“中美两头吃饭”,又想在多边框架中自我提升,结果陷入了历史包袱和现实利益的双重纠缠。 对中国,印度既不想翻脸,也不敢太亲。毕竟两国是最大邻居,边境问题又敏感,经济又互补,完全断交不现实。 对美国,印度想保持战略合作,但美国单边主义加税又让印度心寒。 对日本,印度自然想利用这条友好关系,巩固在亚太的地位。 但事实是:在这样夹缝外交中,印度始终很难跳出“防范中国”的老套路,也难以对华关系实现根本转变。 说实话,莫迪的8月底行程虽然被说成“精明外交”,其实更多是“被动应对”。 美国对印度加税,莫迪只能忙着找日本、上合组织这种“备胎”合作伙伴,外交被动感满满。 而且放弃参加阅兵,说明印度对中印关系依然“心存戒备”,这不是什么坏事,但也说明印中关系很难大跨步向前。 如果印度想打破这种外交“拉锯”,恐怕得先放下“历史包袱”和“战略猜忌”,真正做到中印关系的破冰和实质合作。 不过,考虑到现实的政治氛围和民族情绪,想让莫迪一朝一夕做出大转变,恐怕连印度人自己都不敢抱太大希望。
访华之前先去日本,莫迪8月底出访行程确定,不参加9.3阅兵已是板上钉钉! 麻烦
恒南情情
2025-08-12 01:24: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