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开始主动招聘退休人员了?
并不是。
强制社保的事情,舆论还在发酵。
大家关注这个话题,是有必要的,毕竟关系到自己的钱袋子,但不得不说,很多信息:
都是情绪,或者有谬误。
而且,近期的一些热点,也被大家有意无意往社保这边来引,其实没有什么必要。
几个关键问题说清楚就好了。
1、企业就业
最近,网上开始传一张图片:
以此表示:
社保新规已经对企业招聘造成了影响,以后企业都愿意招聘退休人员和零工人员,借此规避用工成本。
不能说这种担忧没有合理性,但是这种图明显不是。
其实,这是几年前国家促进老年人再就业的一种措施,麦当劳响应最快,很早就开始招聘老年人再就业。
所以,跟强制社保无关,而是应对老龄化的措施。
另外,看一个数据:
最近有一份社保专家纪要表示:
中国有7亿劳动人口,只有2亿缴纳社保。
这句话其实也不准确,所谓的2亿是指缴纳完整社保——拥有五险的人员——大部分人交不齐,少部分人没有交。
看这个数据,大概还有2亿人没有缴纳社保,主要集中在密集劳动型企业,补齐的主要是这部分。
2、视同缴费
最近,澳洲某个女性,也被联系到社保上了。
视同缴费的事情,其实比较容易解决:
就是国企的欠账。
视同缴费,说明之前没缴过,补缴就好了。
其实已经在做了:
2017年的时候,国家要求部分国企将10%的股权划转到社保充实社保基金。
这个帐一直没有分开来算,而是当成一笔账来算了,这也造成了一些误解,当然可能有别的考虑吧。
所以:
在强制社保的同时,要加快国企股权的划拨速度,减轻社保基金的压力。
这样企业和居民压力也会减轻。
3、农民问题
最近讨论得也很多。
其中一个观点就是:
交公粮也是视同缴费。
虽然提高农民福利兜底很有必要,但是事情还是要说清楚。
公粮是另一码事。
这就要从土地说起,土地作为农民的生产资料,是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
公粮一部分是税,也就是使用生产资料地的费用,另一部分是国家收购的,虽然价格不高,这里又涉及到工农业剪刀差的问题,不一一展开。
农民土地的价值和作用,其实也在变化:
从种植粮食,作为农民最后的退路;到土地流转,作为农民增收的手段。
城市户口的人也并不享有,而且国家严厉禁止城市人口去农村买土地。
至于农民福利兜底补足,也是事实,虽然农村社保覆盖和待遇都在提高,但是力度还不够大。
所以,土地流转能不能作为一种提高农民福利兜底的方式?
比如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土地的价值也会增值,这个增值的部分其实可以用于农民的福利兜底。
我觉得都可以尝试。
最后:
现在的社保制度,真正运行的时间并不长,问题肯定存在,不能把所有历史包袱都丢给它,但同时也要朝着普惠、公共和可持续性的方向去调整。
该强制强制,该改革改革,也要做好政策说明,凝聚社会共识,才能事半功倍。
就这样。
一个大事,比较重要。
周末讨论最多的事就是美鹅会晤,而且让人没想到的是,地点选在美国本土,鹅时隔十年再次踏上美国:
这对鹅乌乃至世界都意义重大。
春天
那我的田地归回国家,国家给我发五千元一个月就可以了
延龄客 回复 08-12 14:02
你以为没有土地的人都是国家直接发钱?
老钓手
TM都是看到别人拿钱多眼红,然后又不愿意或者没有钱多缴甚至一分钱都不缴,退休后还想多拿的人。
淡定
厦门强制社保十几年了照样运行的好好的,不想交社保的就找临时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