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朱总司令端坐在桌子前,后面是席地而坐的士兵。这本是一次友好的联谊会议。可是,这些士兵的脸上并没有喜悦之色。朱总司令面对镜头时脸上略显出一丝喜悦。原来,这是朱总司令主持庆祝八路军与张荫梧的河北民军友好联谊会。
张荫梧这个人,早年出生在河北博野县一个习武的家庭,从小就接触到严格的教育和武术训练。1891年出生,他在家乡环境下长大,1916年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1918年毕业后直接投身军旅,先在山西阎锡山部队当连长。那时候军阀混战,他一步步往上爬,担任过参谋、团长等职位。1926年,他在与国民军的战斗中受了重伤,伤到骨头,他只能回老家养伤。伤好后,他没闲着,1927年晋军易帜,他就成了国民革命军北方军副军长,参与北伐。
1928年,他当上北平警备司令,管城市治安,1929年又升北平特别市市长,处理过不少市政事宜,比如修路建桥什么的。1930年中原大战,他跟阎锡山反蒋,结果败了,就下野回河北搞乡村自治,还扩建了“四存中学”,在那儿训练青年军事技能。1934年,他重回河北省政府当委员,1936年拿到陆军中将衔。抗日战争一爆发,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退到河南与山西交界的林县、陵川一带,以中学师生为基础组建河北民军,自任总指挥。部队很快就扩到一万多人,分成五个团,在河北地区活动。
河北民军成立后,本该是抗日力量,可张荫梧的做法却引发了很多问题。他跟八路军多次起冲突,试图抢回八路军通过抗日努力控制的区域和政治权利。他的部队袭击八路军单位,杀害士兵,还活埋抗日战士家属,围攻抗日县政府,罢免民选县长,对村干部用酷刑,剥夺民众民主权利。1938年12月,他的部队推进到博野县,制造了惨案,导致八路军人员伤亡。
1939年6月11日,又突袭深县八路军后方机构,杀害干部和战士超过400人,这就是深县惨案。这些事让张荫梧在抗日阵营里名声很差,毛泽东称他为摩擦专家。而且,他的部队还向日军提供八路军情报,进一步分裂了统一战线。这些行为不只让八路军恨他,就连国民党内部也反感,蒋介石对他不满。1940年,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因为河北民军屡次与八路军矛盾,就把张荫梧从总指挥职位上撤了职。
撤职后,张荫梧带少数随从逃走,河北民军也就散了,大部分被八路军俘获或改编。这时,八路军想跟河北民军残余力量合作,一起抗日。朱德作为八路军总司令,亲自主持一场联谊会议,庆祝双方友好关系。会议在1940年秋季举行,地点在河北乡村一间旧屋子里。朱德坐在桌前,身后河北民军士兵席地而坐。士兵们表情僵硬,没有喜悦,朱德面对镜头时脸上略带一丝喜色。会议旨在推动合作,如共享情报和联合行动。整个过程持续两小时,朱德强调共同抗日的重要性。会议后,河北民军残部逐步与八路军开展合作,推动河北抗日力量整合。
联谊会议结束,张荫梧的日子就越过越闲。1941年,蒋介石任命他为国民党陆军大学第九分校主任,可这个职位没实际运作,他没什么事干。后来,他又当上冀察战区参谋长和党政委员会副主任,这些都是虚职,没实权。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他出任平汉铁路北段护路司令,管铁路沿线的事,但还是没多少指挥权。1947年12月,他获任华北剿匪总司令部高级顾问,继续闲置。1948年,他搞了个华北人民自救会,招募国民党旧部和地主,集结了约9万人,可组织松散,没什么战斗力。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前,他解散了自救会。2月15日,北京军管会逮捕他,关押时查出胃癌,后来获释回家治疗。5月27日,他就去世了,终年5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