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貌不惊人的老人是咸丰年间的状元。在同治、光绪年间,他在诗文与书画方面的造诣当推天下第一。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帝师翁同龢。 翁同龢出生在1830年,那时候是道光十年,北京城内一个叫石驸马大街的胡同里。他家是江苏常熟的官宦世家,祖上从明万历年间就开始出举人,当官的传统没断过。到他爷爷翁咸封那辈,家族又开始兴旺。他爸翁心存是道光进士,当过大学士,还在上书房教咸丰帝和王爷们读书。 翁心存晚年入值弘德殿,负责教同治帝。他妈许氏是许夔的女儿,家族也书香门第。翁同龢上面有哥哥翁同书,道光进士,当过安徽巡抚,还有其他兄弟翁音保、翁同爵、翁寿珠、翁端恩。他侄子翁曾源后来也中状元,翁家两代出两个状元,这在科举史上真少见。 小时候,翁同龢的教育主要靠妈和姐姐们。他三岁就开始读四书,姐姐翁寿珠出力最多。六岁进表伯朱启宇的私塾,读四书五经。朱启宇死后,转到李惺园的私塾。道光十九年,九岁考入常熟游文书院。那年他爸翁心存辞官回家,当书院掌院,直接教他读《资治通鉴》、《周礼》、《史记》。翁心存还讲顾炎武的《日知录》和瞿式耜的诗文。十二岁时,爸请李元瑛教他作诗。在爸的书斋知止斋,他翻了不少宋元明清书。那时候鸦片战争打起来,英军到长江下游,他家去苏州和常熟郊外避难。 道光二十五年,十五岁去苏州府考中秀才,进紫阳书院。道光二十七年学业结束。道光二十九年,得恩贡资格。咸丰二年,参加顺天乡试中举。咸丰六年,二十七岁殿试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这起步,他官场一路升迁。咸丰八年,典试陕甘,当副考官,正考官是好友潘祖荫。那时他老婆汤孟淑刚病逝,但他得准时到西安。考完后,带病当陕西学政,跑了八百里川地,十二月视学结束,上书请病假回京。 咸丰八年回京,继续在翰林院。咸丰十年,英法联军进北京,他爸翁心存死于乱中。他守孝后,同治元年擢升赞善,典试山西。同治二年,父亲去世守孝结束,转中允。在弘德殿行走,每五天进讲一次,讲治平宝鉴,两宫太后认可。同治五年,迁侍讲学士。同治八年,署内阁学士。同治十二年,十月参与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发现疑点,上书促重审,这案牵扯两湖派和江浙派斗争。他升刑部右侍郎。 光绪元年,署刑部右侍郎。光绪二年,四月慈禧命他教光绪帝读书,迁户部侍郎,充经筵讲官,晋都察院左都御史。光绪五年十一月,崇厚与俄签通商十八条,翁同龢在养心殿面见两宫太后,说伊犁可割,但十八条不能全应允,尤其西安汉中通商和松花江行船不行。光绪八年,十月入军机处,第一次当军机大臣。处理云南军费舞弊案和中法越南交涉。翁同龢因哥哥翁同书被李鸿章弹劾遣戍,和李鸿章有私怨,当户部尚书时,常刁难北洋水师军饷。 光绪十年,中法战争,他主张进兵结合谈判,别全靠刘永福黑旗军。旋罢军机,仍直毓庆宫。两蒙赐寿,加太子太保,赐双眼花翎紫缰。光绪二十年,再入军机,深得光绪信任。甲午战争,主战。次年战败,和议时,他和李鸿藻反对割地,说宁增赔款,必不割地。联合俄英德阻割,最终没法。次年,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光绪二十三年,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翁同龢中状元后,就在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做事。他是同治和光绪两帝老师,在毓庆宫教书,影响光绪政治思想。诗作超一千首,集在瓶庐诗稿,风格受江西派影响,语言精炼朴实。著作有翁文恭公日记、翁文恭公军机处日记、翁文恭公日记等。书画上,早年临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赵孟頫,笔法细劲。中年转颜真卿苏轼米芾,追求雄浑。 晚年融北碑隶书,形成独特风格,结体宽博,笔划刚劲,苍浑遒劲朴茂雍容。杨守敬在学书迩言说,同治光绪间推天下第一,不假。清徐珂清稗类钞评其书法乾嘉后一人,晚年超逸,谭钟麟推与宋四家并驰。清代书家中,他影响晚清到民国书坛。
这位貌不惊人的老人是咸丰年间的状元。在同治、光绪年间,他在诗文与书画方面的造诣当
运赛过去
2025-08-12 11:20:47
0
阅读:38
又下雨了
甲午战争的失败他要负责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