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广岛核爆80周年纪念日,日本人要求美国“道歉赎罪” 2025年8月6日,日本

环球热点解码 2025-08-12 11:38:25

呵!广岛核爆80周年纪念日,日本人要求美国“道歉赎罪” 2025年8月6日,日本广岛。一场核爆纪念活动照例举行。首相石破茂站在台上,语气凝重,呼吁世界反核、要和平——听起来很正能量对吧?但细心的人发现,他从头到尾就像绕过一块地雷一样,刻意避开了一个话题:日本当年为什么会被扔原子弹。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媒体和一些政客趁着这个日子,开始在国内外喊话:美国,你们该正式道歉了,还要给日本一个“历史赎罪”。听上去好像很合理,但问题是——日本自己欠下的历史账,你们打算什么时候还? 这就是日本政治话术里最经典的一招——“选择性记忆”。在纪念仪式上,日本总是把自己塑造成一副无辜受害者的样子,反复强调广岛、长崎的悲惨场景:蘑菇云升起、城市瞬间被蒸发、几十万人死伤……这些确实是人类历史上的惨剧,没有人否认。 他们刻意忽略了,这一切发生的背景——二战时,日本是侵略者。南京大屠杀,30万无辜平民被杀害;731部队用活人做细菌实验;慰安妇制度让无数亚洲女性惨遭摧残;东南亚各国被烧杀抢掠……这些血淋淋的历史,日本在纪念核爆时基本不提,甚至还有人否认或淡化。 一句话——只记得自己被打,不记得自己先动手。日本对待历史的态度就是双重标准。对美国,他们敢大声喊“你们得反思,要道歉”。 但对中国、韩国、菲律宾、印尼等被自己侵略过的国家,日本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要么象征性说两句“遗憾”,然后转身去参拜靖国神社——那可是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地方。 更气人的是,他们还不断在教科书里修改历史,把南京大屠杀写成“南京事件”,慰安妇问题变成“当时的劳务招募”,把残酷的侵略史美化成“为了亚洲和平的行动”。这不是掩耳盗铃,这是想重新编剧本。 这种操作,就好像一个人打了别人一顿,不道歉还说自己是“防御反击”,转头却抱怨警察对他“执法过度”——离谱到家。 日本政客为什么老爱炒作核爆受害者身份?因为这招有用——它能模糊侵略者身份,让国内外的舆论更多关注“日本的受伤”,而忽略“日本曾让别人更惨”。 而这种形象包装,不只是为了“道德加分”,还和现实政治直接挂钩。他们想修改和平宪法,让自卫队变成“正规军”;想扩大军费,买更多F-35战机、发展远程打击能力;甚至在台海、南海等敏感地区频繁露面,参与美国的军事计划。 他们的逻辑很简单——我们是核爆的受害者,所以必须有更强大的军力保护自己。可历史证明,日本军力一旦放飞自我,很可能又要重蹈当年的覆辙。 这边嘴上喊着“和平、反核”,那边手里攥着越来越大的拳头——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广岛核爆80周年,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的表演,依然是“挑选性的历史回忆”:讲自己的伤痛,不讲自己曾让别人更痛;要美国认错,却不敢对亚洲邻国真诚忏悔;扛着和平大旗,却往军事扩张的路上越走越快。 这种操作,不仅难让人信服,还容易让人警惕——他们是真的为了和平,还是在用“和平”当包装纸,包裹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野心? 历史是面镜子,但日本似乎只照镜子里自己觉得好看的那一部分。原子弹的确给广岛、长崎带来了无法磨灭的伤痛,这段历史值得人类警醒。但战争不是凭空降临的,日本当年选择了发动侵略,才一步步走到那个结局——这才是不能跳过的因果链。 要求别人道歉并不丢人,但前提是自己也能勇敢面对过去。如果日本真想赢得国际尊重,不是一次次在纪念日喊“反核”,而是先把自己那摊历史烂账彻底交代清楚——向被侵略过的国家真诚道歉,把历史教育真实传给下一代,不再搞靖国神社作秀,不再篡改课本。 再多的和平演讲也只会让人觉得是做样子;再多的受害者叙事,也掩盖不了当年加害者的身份。和平不是靠包装得来的,而是靠真正放下野心、尊重历史换来的。历史不容选择性遗忘,尤其是那些血的教训。

0 阅读:2

猜你喜欢

环球热点解码

环球热点解码

用专业眼光观察国际局势,解读全球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