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型人格在社交上的全部努力就是不ooc
行舟讲生活
2025-08-12 15:46:45
虽然天天嚷嚷着追求主体性,但我还是习惯依赖别人对我的看法去锚定我社交中该有的状态
从小我的父母和其余亲戚对我的看法就是脾气差、不省心、白眼狼、吊儿郎当,所以高中前,我就在这些负面循环里不可自拔,越发地与他们对我的这些负面评价相吻合
在高中的时候,人生里突然出现了一批挚友,他们觉得我温柔又善解人意,情绪稳定又重情重义。
于是,我与人相处时的状态就开始越来越割裂,同样一件事情发生,面对亲戚我就心有怨怼暴跳如雷,面对朋友我就心平气和条理清晰
再后来,我接触了很多学生,我把他们当做过去的自己去分享信任与爱,我就逐渐被锚定成了一个拥有无限耐心的形象,
即便情绪再差,只要社交定位上对方属于是我的学生,我也会一下子变得很有耐心,仿佛什么都可以理解,什么都可以原谅。
有人问我,有在刻意营造一种人设吗
我觉得是有的,我的社交逻辑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先敏锐地觉察我在对方心中的人设,然后再在后续的表演中尽力遵循,甚至让各方面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最大的好处是,只要我不跟我反感的人产生链接,我的状态就会越来越好,我的人设在新认识的朋友或学生里面就会越来越伟岸,甚至近似一种“圣人”,我也会在潜意识里逼迫自己足够地符合这些形象。
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状态和我相似,我想说的是,尽早和自己不喜欢的人断开联系,无论亲疏远近,甚至换个城市生活,去塑造一个新的自我,先让足够温良的客体替自己锚定好一部分优秀的自我,就会在这部分自我上建立起一个足够强大的人格。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