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中国的国歌是不是该换一换?网上总时不时出现一种论调,他们觉得奥运会看国旗、国歌响起时,总有点过于沉重,国歌虽然经典,但跟那段苦日子联系太深,能不能换首歌,告诉大吉“苦日子翻篇了”,这建议一出,网上直接炸开了锅,有网友回怼:“居安不思危,又开始想念大清了?” 《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问世,那会儿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这首歌最早是上海一部戏剧的主题曲,歌词喊出“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直接把人听热血了,唤醒无数人去抗战。 不仅共产党用这歌,国民党那边,像戴安兰将军这样的抗日英雄,也拿它当战斗号角,可以说,这首歌就是那时候全民族的心声,喊出了不屈和反抗。 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首歌被选为国歌,承载了从苦难到新生的转折,1982年,又恢复了原版的词曲,延续了这份历史记忆。 跟有些国家唱山川美景的国歌不同,咱们的国歌不花哨,直击人心,讲的是人民的力量和抗争精神,这份力量来自那个时代用鲜血换来的觉醒。 国歌不只是音乐,更是中华民族从屈辱走向自立的见证。 为啥有人想换国歌?主要是觉得现在中国发展好了,经济腾飞,国际地位高,生活水平也上去了,苦日子早就过去了。 奥运会这种场合,国歌听起来有点沉重,换首轻快的,能不能更显大国自信? 这种想法可以理解,毕竟中国从百年前的积贫积弱走到今天,谁看了都自豪,想用更欢快的调调展现新时代的风貌。 但这想法也有问题,国歌不是普通音乐,是国家精神和历史的载体,它提醒我们,今天的繁荣是无数先辈用命换来的。 网上反对换国歌的声音更响亮,很多人说,国歌是民族自强的象征,忘了历史,就有重蹈覆辙的风险。 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中国吃了太多苦头,这些教训刻在国歌的每一个音符里,换首轻松的歌,可能会让人舒服一时,但能有这份重量吗? 国歌的文化意义独一无二,它的语言通俗,表达直白,传递的情感却特别深刻,别的国家国歌多是赞美自然风光或者宗教信仰,咱们的国歌讲的是团结和奋斗。 这份价值观永远不会过时,不管发展到啥程度,团结和奋斗都是国家前进的动力,国歌不仅凝聚了抗战时期的集体记忆,也提醒我们今天还要继续努力。 在国际舞台上,国歌的意义更不一般,每次奥运会五星红旗升起,国歌一响,那是民族从苦难崛起的骄傲,这感觉换首轻快点的歌真替代不了。 《义勇军进行曲》不只是首歌,是中华民族从苦难到复兴的见证,它提醒我们,繁荣背后是牺牲,和平来之不易。 每次国歌响起,我们该做的是铭记历史,珍惜现在,勇敢面对未来。
[熊猫]中国的国歌是不是该换一换?网上总时不时出现一种论调,他们觉得奥运会看国旗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8-12 18:21:30
0
阅读:23
用户10xxx12
屁话说了这么多,而且还是说不要换的好,既然你觉得不要换那你为啥挑起这种话题?你和绿茶有啥区别?好好的去写点正能量文章,别天天尝试着碰瓷,几块美元啊?又不够你家移民的。国家真的要认真一下,吃不了兜着走。
肥啊肥
又是那些连新中国哪年成立的小比寨子提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