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能蠢到什么地步?印尼算一个。印尼向土耳其订购48架所谓的五代机“可汗”,转头土耳其向英国订购40架四代机“台风”,并且先接收20架英国皇家空军的二手机。 这个东南亚国家在军事采购上的迷之操作,堪称当代国际政治的“黑色幽默”,印尼的故事从一场跨国军购链条开始。 2025年6月,印尼与土耳其签署协议,以100亿美元采购48架土耳其国产五代机“可汗”,这笔交易在“可汗”原型机刚完成首飞、连量产时间表都没确定时就敲定,堪称国际军贸市场的“奇迹”。 然而紧接着,土耳其在7月转头与英国签署协议,以50-56亿美元采购40架“台风”四代机,其中20架还是英国皇家空军退役的二手货。 这场“五代机换四代机”的戏码,让印尼瞬间沦为链条末端的“接盘侠”, 土耳其的“可汗”战斗机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这款被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称为“国产骄傲”的战机,2023年才推出原型机,2024年2月完成首次试飞,至今仍未通过实战检验。 更关键的是,其核心动力系统依赖美国通用电气的F110发动机,而土耳其因购买俄罗斯S-400防空系统,早已被美国列入制裁清单。 美国国会曾明确表示,不会向土耳其出口F110发动机用于“可汗”生产。印尼耗费巨资订购的,实际上是一个连发动机都没着落的飞机壳子。 相比之下,土耳其采购的“台风”战斗机虽属四代机,但其技术成熟度和实战经验远超“可汗”。 英国此次出售的二手“台风”虽为早期型号,却配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先进电子战系统,经过升级后仍具备较强作战能力。 土耳其的算盘很清楚:先用“可汗”的出口订单提升国际声望,再通过购买“台风”弥补自身空军的现实需求。 至于印尼能否按时拿到“可汗”,显然不在土耳其的优先考虑范围内,印尼的困境远不止于此。这个国家在军事采购上的“连环失误”,早已形成某种惯性。 2022年,印尼以81亿美元向法国订购42架“阵风”战斗机,单价近2亿美元,远超国际市场同类产品价格。 然而2025年5月,巴基斯坦在印巴空战中宣称击落3架印度“阵风”战斗机,直接引发印尼国内对这笔天价采购的质疑。 更讽刺的是,巴基斯坦使用的歼-10CE战斗机,单价仅为“阵风”的三分之一,却在超视距空战中表现出色。 印尼耗费巨资买来的“阵风”,尚未交付就已面临“性能神话”的崩塌。 在非军事领域,印尼的决策同样令人费解。 2025年7月,印尼政府突然宣布取消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转而选择时速200-250公里的中速铁路。 官方给出的理由是“高铁不经济”,但实际原因包括国内政治博弈和配套基建不足,这一决定导致中日两国前期投入的数十亿美元付诸东流,也让印尼错失提升区域互联互通的关键机遇。 印尼的这些操作背后,暴露出小国在国际博弈中的结构性困境,作为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印尼既想在大国竞争中左右逢源,又缺乏足够的战略定力和风险评估能力。 其军事采购往往夹杂政治投机,例如通过购买土耳其武器拉近与北约国家关系,却忽视了技术可行性和供应链安全。 更糟糕的是,印尼在多次决策失误后仍未建立有效的纠错机制,反而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 这场军购闹剧的最终受害者,是印尼普通民众。当印尼政府为支付“阵风”和“可汗”的采购费用背负巨额债务时,其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保障却因资金短缺而停滞。 2025年印尼国家减灾委数据显示,该国仍有超过154个市镇因台风灾害处于紧急状态,农业损失高达9500万人民币。 讽刺的是,这些灾害救援资金,正被源源不断地投入到那些可能永远无法形成战斗力的“先进武器”中。 印尼的案例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缺乏战略眼光的国家,往往会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当土耳其用“可汗”的PPT图纸套取订单,当英国用二手“台风”收割利润,印尼的每一次决策失误,都在为自己的未来埋下隐患。 这场由军购引发的连锁反应,最终将考验印尼的政治智慧,是继续在大国夹缝中摇摆,还是真正学会为国家长远利益负责?答案或许很快就会揭晓,但留给印尼的时间,显然已经不多了。
很奇怪,所有的伊斯兰国家好像都在等待土耳其的“可汗”战机复制东大的歼35
【202评论】【64点赞】
用户10xxx19
说真的,以前我们受大清拖累。对自己的文化和智慧不够自信,但是到现在才发现,中华民族的智慧真的是在这个星球是无敌的存在。看看世界的大环境,从非洲到中东,再到东欧,再到东南亚,这些生物的智商真的没办法和我们华夏民族同日而语。我们可以说是碾压他们……假以时日,我们必定登顶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