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顶尖半导体教授李爱珍,申请中科院院士被淘汰,不料2007年,她竟然摇身一变成

小胖胖说科技 2025-08-12 22:34:41

我国顶尖半导体教授李爱珍,申请中科院院士被淘汰,不料2007年,她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了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面对记者采访,她淡然表示:感谢祖国的栽培!

李爱珍大学时,国家特别缺化学方面的高级人才,她天赋不错,很快就受到了关注。

毕业后,她被分到了上海冶金所,从实习研究员做起,凭着一股认真负责的劲儿,没多久就成了正式研究员,在化学领域慢慢有了名气,成了小有名气的专家。

但那时候国内科研条件有限,很多创新性的项目很难有突破。

1980 年,国家要选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去国外学习,李爱珍抓住了这个机会,去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电子工程系交流。

她原本是学化学的,对电子领域一窍不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难上加难。

可一想到要把先进技术带回祖国,她就浑身是劲儿,咬着牙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后在电子领域做出了不少成绩。

她知道,美国当时在半导体方面的研究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太重要了,那是现代科技的基础,能让国家往前迈一大步。

交流快结束的时候,美国政府看中了她的才华,开出了特别好的条件,想让她留下来继续研究,甚至能参与一些涉密的科研项目。

但李爱珍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在她心里,把半导体技术带回祖国才是最重要的,国家的利益比个人的名声和成就重得多。

回到国内,在国家的支持下,李爱珍很快组建了半导体实验室,想搞出咱们中国自己的技术。

1985 年,他们的实验室有了大突破,成功做出了量子级激光器,整个团队都特别受鼓舞。

这些年,她拿过不少国家和省部级的科技奖项,在稀土、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应用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少成绩。

可就是这样一位贡献突出的科学家,几次申请中科院院士都失败了。有人说,可能跟年龄有点关系。

等她做出半导体激光技术,达到事业顶峰时,都 69 岁了,早就超过了当时的年龄限制,最后一次申请也因为这个被拒了。也有人觉得,院士评选里,专家们的主观想法可能也有影响,或许当时她没能得到足够多专家的认可。

这事儿让人不禁想到现在的人才外流问题。怎么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是大家都得好好想想的事儿。

2007 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新院士名单,李爱珍的名字在列。

她自己很平静,记者采访她的时候,她特别谦虚,说自己不在乎这些头衔和荣誉。她还说,没有国家给的平台、经费和科研环境,就没有她的今天,真心感谢祖国的栽培。

0 阅读:756

评论列表

墨雨狼烟

墨雨狼烟

15
2025-08-13 10:55

院士评选制估计要改革了

小胖胖说科技

小胖胖说科技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