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3月14号,刘华清正开会。突然有人急跑来:“赤瓜礁打起来了!”刘华清拍案而起:“打就打!”旁人提醒道:“要不先向上面……”战机稍纵即逝,刘华清当即下令:“不要考虑太多,坚决打,凡是占的岛礁都上去!有什么问题,我当面去汇报!” 南沙群岛从古时候起就是中国渔民的传统渔场,历史上中国对这些岛礁的主权主张一直没断过。到了20世纪80年代,周边国家开始动作频频,越南那边特别活跃,他们从70年代末就陆续占了一些南沙的岛礁,到1988年初,已经控制了20多个。话说回来,中国当时正忙着改革开放,海军力量也在逐步加强,但南沙那边实际控制的岛礁不多,主要靠巡逻来维护权益。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全球海平面联测计划,中国被委托在南沙建一个海洋观测站,选址定在永暑礁。这事儿本来是科学项目,可越南不干了,他们觉得这是中国在加强存在感,就开始干扰。 1月底,越南海军派了两艘武装运输船,载着建材直奔永暑礁,想抢先建设施。中国海军得到情报,马上派出552号护卫舰编队拦截,官兵们登上礁盘,插上国旗,越南船只见势不妙,只好撤退。这次小摩擦没闹大,但双方都警觉起来,海上的紧张氛围越来越浓。中国海军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陆续增派舰艇,到南沙部署了15艘左右,包括护卫舰和驱逐舰,重点守护永暑礁周边。越南那边也没闲着,他们转而盯上九章群礁的赤瓜礁、鬼喊礁和琼礁,这些地方位置关键,控制住了就能辐射周边海域。 3月13日,中国502号护卫舰先一步进入九章群礁勘察,下午停泊在赤瓜礁附近。越南情报网挺灵的,马上派出三艘舰艇:HQ604武装运输船直扑赤瓜礁,HQ605去琼礁,HQ505瞄准鬼喊礁,分兵三路意图抢占。晚上,中国531舰和556舰紧急赶到,556舰负责琼礁警戒,531和502专注赤瓜礁。夜里,双方都派士兵登礁对峙,一夜过去,谁也没动手,但火药味儿越来越重。其实,这场冲突的根子在于南海主权争端,中国主张基于历史权益,越南则靠实际占领来强化声索,菲律宾、马来西亚也掺和进来,但当时焦点在中越之间。海军高层早有准备,刘华清作为司令,从1986年起就强调南海舰队要把重心转到海上,抓好战斗力建设,积极维护南沙权益。这不光是军事部署,还牵扯到国家海洋战略,那时候中国正从陆地国防转向海洋权益保护,建观测站就是个切入点,既有科学意义,又能巩固存在。 转到3月14日那天,北京海军指挥部,刘华清正在开会讨论海军事务,南沙情况是重点。突然报告传来,赤瓜礁那边打起来了。这消息像炸弹一样,刘华清当场决定,命令总参作战部执行行动,全力反击,能占的岛礁都上去,责任他来扛。这决策下得快,体现了海军高层的果断,那时候通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前线情况瞬息万变,稍一犹豫就可能丢掉机会。刘华清的命令直接传到南海前线指挥陈伟文那儿,他是海上编队指挥官,接到指示后,放开手脚指挥战斗。赤瓜礁上,中国58名战士和越南43人短兵相接,对峙距离拉近到30米,越南士兵先动手,拉开保险开火,杨志亮中弹。 这下子,战斗正式爆发,中国战士按预案拉开距离反击,舰艇火力支援。502舰主炮100毫米炮弹直击越南604船,4分钟内起火,9分钟沉没。鬼喊礁方向,531舰边机动边射击,摧毁越南505登陆舰前炮,击中驾驶台,敌舰搁浅燃烧5天。琼礁那边,556舰炮击605船,驾驶台崩塌,22分钟后沉没。整个战斗从8时48分开炮,到9时37分结束,就48分钟,中国三艘护卫舰用了285发100毫米炮弹、266发37毫米炮弹,击沉两艘、重创一艘越南船,毙伤越军60多人,俘虏40多人。中国这边无一人阵亡,舰艇也没损伤。越南海军吃亏后,气焰收敛了不少,他们的船只老旧,火力也不如中国护卫舰,HQ系列运输船本是改装的,面对专业军舰自然吃亏。 战斗一结束,中国编队没停歇,继续收复东门、南薰、渚碧等礁盘,一下子控制了南沙6个岛礁。这不光是军事胜利,还为后续建设打下基础。越南那边损失惨重,64人阵亡,船只报废,从此不敢再轻易干扰永暑礁建站。观测站施工队顶着风浪,历经189天,1988年8月终于建成,安装了海平面监测设备。这站不只测海平面,还象征中国在南沙的永久存在。
这次中菲黄岩岛的交锋,或许标志着南海斗争形势已经出现了变化,重启黄岩岛填岛的时机
【10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