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李德来到中国,成为红军的军事顾问。来到中央苏区不久,33岁的李德便耐不住寂寞了,让组织上给他找个媳妇。但是,由于语言不通,再加上审美问题,没人愿意嫁给他。当时,共青团有位领导的妻子十分漂亮。 李德这个人,本名叫奥托·布劳恩,1900年出生在德国慕尼黑附近的一个小镇上,早年日子过得挺苦的,母亲改嫁后他就被送到孤儿院长大。你知道吗,那时候他每天在狭窄的宿舍里跟其他孩子挤着吃粗粮,生活简单得不行。长大后,他没走上老师这条路,而是加入了德国共产党,成天参与工人运动和街头活动,手里拿着传单在工厂门口发。1920年代,他多次进监狱,因为偷文件啥的被抓,但每次都隐藏身份,轻判了事。到了1926年,又被捕关进莫阿比特监狱,在里面读了不少书。1928年,他靠同志帮忙从窗口爬出去,越墙逃了,这事闹得国际上都关注。 逃跑后,李德跟他的情人奥尔加·贝纳里奥一起跑到莫斯科,她帮他伪装,两人坐火车过境。到了苏联,他进了伏龙芝军事学院,学战术战略啥的,每天操场上练队列,晚上研究地图。1931年,他和奥尔加分手,她去了巴西工作,后来不幸被纳粹抓了处决。李德继续干活,1932年被共产国际派到中国,先在哈尔滨伪装商人,观察日本军队的动静。一年后,转到上海,加入当地局,1933年底才到江西瑞金,当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顾问。他的身材高大,留胡子,说话带德国口音,在基地里挺显眼的。 李德一到瑞金,就觉得文化差异大,欧洲的自由生活方式跟这儿艰苦的环境对不上。他过去在德国有过婚姻,现在孤身一人,觉得空虚,就向组织提要求,希望安排个女伴侣。组织的人听了只是笑笑,没当回事。他等不及,就自己找。语言不通是最大问题,他说德语,本地人听不懂,只能比手画脚,常常闹误会。审美也对不上,他喜欢欧洲式的白皮肤金发,这儿姑娘多是黑发黝黑肤色,穿朴素军装,他觉得不合眼缘,姑娘们也觉得他外表粗犷陌生,不想靠近。 有一次,李德听说共青团那边有位领导的妻子长得特别好看,他就直接过去了。那位妻子是共青团干部的伴侣,身材苗条,眼睛亮,头发扎辫子,在整理文件。李德走上前想表达好感,但她不懂他的话,觉得不适。刚好她丈夫过来,懂点德语,一听就明白,严肃提醒他注意行为,然后带妻子走了。李德碰壁后,继续试其他姑娘,但每次都失败。姑娘们听说要跟外国人结婚,就婉拒了。 试了几次后,李德通过中间人接触更多女性,还是不行。一次在食堂,他试着接近几位年轻女干部,递东西过去,她们摇头走开。河边洗衣时,他走近想帮忙,她们也回避。审美问题反复出现,他的蓝眼睛金发在当地看来怪异,姑娘们偏好本地匀称体型。语言障碍让沟通成问题,他的话常被误解成别的意思。几周下来,他行动更急,但结果一样。 组织看他这样,就让妇女部长李坚贞帮忙。李坚贞找了几位可能适合的姑娘,但她们知道是外国人,就拒绝了。最后目光落到萧月华身上,她是广东大埔人,穷苦出身,早年被迫做童养媳,1926年参加革命,改变了命运。第一次提时,萧月华拒绝了,她不想再被安排人生。但李坚贞又找她,说这是组织决定,她无奈同意。 1934年,李德和萧月华结婚,她为他生了个儿子。婚后,他们在延安住窑洞,萧月华照顾家务,李德忙工作。但关系没维持多久。李德在一次文艺演出上认识李丽莲,她是歌唱演员,会英语,两人能交流。他开始跟李丽莲见面,渐渐发展。萧月华发现后,上报组织。领导开会讨论,尊重她的选择,她坚持离婚,带儿子走了。 离婚后,李德跟李丽莲结婚,1938年的事。他转为中共党员,两人一起生活。但1939年8月,他突然接到指令,回苏联。只身离开,没带任何人。萧月华后来获大校军衔,在湖南任职,1983年11月在广州去世。李丽莲在北京对外联络部和妇女儿童部工作,1965年4月在北京逝世。儿子由萧月华抚养长大。 李德回苏联后,40年代遇到政治麻烦,但没被整,干编辑和翻译。二战时,他用化名影响俘虏的德国和日本军官。战后,回东德,在研究所工作,出版列宁著作。1961到1963年,当德国作家协会书记,后来退休干翻译。1964年,他的李德身份曝光,写了《中国札记》,1973年出版。1974年8月在保加利亚瓦尔纳度假时去世,葬在东柏林。
我现在信他真是满族了。
【8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