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世平(1911-2007)——香港著名爱国银行家、侨领与社会活动家。他的一生,

博文忆览说 2025-08-13 07:38:34

庄世平(1911-2007)——香港著名爱国银行家、侨领与社会活动家。他的一生,是一部以家国情怀为笔、以无私奉献为墨写就的史诗,在时代长河中熠熠生辉。 烽火淬炼的爱国魂,1930年代的中国,山河破碎,烽火连天。彼时的庄世平奔走于东南亚各国,身影穿梭在华侨社群之间。他募集资金、征集药品器械,将侨胞的拳拳赤子心汇聚成支援祖国抗战的洪流。为了突破日军的严密封锁,他组织力量,冒着生命危险通过滇缅公路,将一批批急需物资送抵国内根据地。那段岁月里,他与家人分离五载,谈及过往,只淡然一句:“和所有中国百姓一样挣扎在生死边缘。”没有豪言壮语,却道尽了一个中国人在国难当头时的担当。 抗战的硝烟散去,新中国的曙光初现。1949年,香港中环的一栋建筑上,悄然升起了全港第一面五星红旗——那是庄世平创办的南洋商业银行。在西方对新中国实施金融封锁的艰难时刻,这家银行如同一座桥梁,成为连通内地与海外的唯一资金通道。次年,他又在澳门创办南通银行,打破了葡资对当地金融的垄断,多年后更无偿移交国家,1987年易名为“中国银行澳门分行”。从初创时借款1万美元起步,到后来两行资产规模超2000亿港元,数字的背后,是他为国家金融事业铺就的坚实道路。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庄世平又成为最早的践行者。他率先推动南洋商业银行在深圳设立分行,为经济特区引入外资、促进国际贸易提供了关键的金融支持,更助力“全国第一”合资项目落地生根。他以敏锐的眼光和果敢的行动,让香港的金融优势与内地的发展需求紧密相连,书写了爱国侨领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篇章。 千金散尽的赤子情。2007年,庄世平走完了他96载的人生历程。临终前,他留下遗嘱:将毕生积累的银行股权、房产等全部财产——估值超2000亿港元——无偿捐赠给国家,未给子女留下分文。遗嘱执行时,他的6名子女均在场见证,无人有异议。这份“裸捐”,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他一生价值观的终极体现。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掌控千亿资产的银行家,生活却朴素得令人动容。他无房无车,常年居住在单位宿舍,日常出行多乘公交,手腕上佩戴的是一块仅值几十元的手表。他的长子庄荣叙以开出租车谋生,其他子女也都在内地的普通岗位上默默工作,无人涉足商界或政界。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他用自己的生活方式诠释了“富贵不能淫”的真谛:真正的财富,从不是物质的堆砌,而是精神的富足。 流芳百世的楷模影。庄世平的离去,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他的葬礼以国葬规格举行,灵柩覆盖着鲜红的国旗,李嘉诚等香港各界名流为其扶灵,数万香港市民自发走上街头为他送行。这哀荣,是国家与人民对他一生贡献的最高礼赞。 时光流转,他的精神从未远去。2025年,油画《爱国灵魂——庄世平》被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收藏,画作中,他目光坚毅,仿佛仍在注视着祖国的发展。在他的故乡广东普宁果陇村,庄世平博物馆与故居静静矗立,村子也因这份深厚的人文底蕴入选“广东名村”,成为人们缅怀先贤、汲取力量的去处。作为潮汕商帮的杰出代表,他身上体现的“三江出海,一纸还乡”的家国情怀,早已融入潮商文化的血脉,成为地域精神的重要符号。 在2025年香港国家安全教育日的讲话中,夏宝龙将庄世平与霍英东并列为“在大是大非前坚定站在国家一边”的典范。人们更将他与邵逸夫、霍英东、何鸿燊并称为“四大爱国商人”。这些评价,印证了他的精神早已超越时代,成为涵养爱国情怀的生动教材。 “个人享乐太微不足道,我愿把一生献给国家富强。”庄世平生前谈及抗战经历时的这句感慨,恰是他一生的写照。他用行动证明:真正的爱国者,从不将“爱国”挂在嘴边,而是把每一步脚印都踩在为国家谋发展、为人民谋福祉的道路上。 庄世平走了,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后来者的方向。他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奉献了多少;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更多像他这样,以生命燃烧照亮前路的“爱国灵魂”。

0 阅读:2
博文忆览说

博文忆览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