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深夜,民国大美女郑苹如,被秘密押到小树林执行枪决。特务垂涎她的美色,犹

万物知识局 2025-08-13 09:58:20

1940年深夜,民国大美女郑苹如,被秘密押到小树林执行枪决。特务垂涎她的美色,犹豫半天不忍心就这样毙了。这时,郑苹如突然开口说了一句话,特务最终成全了她。

主要信源:(中新网——色诱失败牺牲的女间谍郑苹如;央视网——女特工郑苹如)

1940年2月的一个阴冷清晨,上海郊外的荒野里,三个穿黑褂子的男人押着位年轻姑娘。

走在前头的矮个子突然停下脚步,盯着姑娘秀丽的脸庞咂嘴:"这么标致的小姑娘,真让人下不去手啊。"

被反绑双手的郑苹如挺直脊背,风吹乱了她烫过的卷发:"要打就冲这儿来。"

她扬起下巴指向自己眉心,"别动我的脸。"

枪声惊飞了枯树上的寒鸦,三颗子弹穿透了二十二岁的青春。

这个被秘密处决的姑娘本是上海滩的明珠。

1937年深秋,《良友》画报封面登出她穿藕荷色旗袍的倩影时,法政学院刚毕业的郑苹如正筹划着婚礼。

未婚夫王汉勋是空军中尉,两人在霞飞路拍的照片还揣在她贴身的衣袋里。

淞沪会战的炮火粉碎了所有计划。

租界沦为孤岛那夜,她撕碎婚宴请柬,走进了重庆方面驻沪情报站。

推荐人嵇希宗记得她填表时的情景。

当问及日籍母亲是否反对时,郑苹如睫毛上还挂着泪:"母亲昨夜教了我三句关西腔日语。"

这年冬天,日本首相儿子近卫文隆在舞会上遇见个操着大阪口音的"落难贵族",被她讲的长崎往事逗得开怀畅饮。

醉眼朦胧间,这个东京帝国大学的高材生竟吐露出"汪精卫正在和影佐祯昭密谈"的消息。

1939年早春,这个情报摆在军统上海区长陈恭澍案头时,谁都没当真。

四个月后汪精卫发布"艳电",特务们才翻出早已积灰的密报。

此时掌控"76号"魔窟的丁默邨,已成为头号清除目标。

这个曾当过民光中学代理校长的汉奸,某夜在百乐门被钢管上旋转的舞女攫住视线。

当郑苹如回眸浅笑,丁默邨恍惚看见当年礼堂里领奖的女学生。

老牌特工的警觉总在温柔乡里醒着。

第一次刺杀选在静安寺路咖啡馆,丁默邨的防弹轿车甚至没熄火。

郑苹如哭红眼睛扯他衣袖:"圣诞礼物都不肯挑吗?"

第二次在皮草店橱窗前,丁默邨突然把钞票撒向柜台。

门外两名中统特工眼见黑色别克蹿出枪口瞄准线。

后座车窗降下条缝,扔出个冒着烟的烟幕弹。

1940年元旦的化妆舞会透着古怪。

往常喧闹的舞池只剩零星客人,端托盘的服务生却多出许多生面孔。

郑苹如大腿内侧绑着勃朗宁,绢帕裹住的枪柄被薄纱裙遮掩得恰到好处。

丁默邨拉着她转圈时,手指突然在她腰后摩挲:"当年你获演说奖那篇稿子,结尾那句我还记得。"

洗手间镜前补妆的姑娘浑身一颤,那篇题为《秋瑾精神不死》的演讲稿,结尾正是"革命尚未成功"。

冲水键被反复按压三次时,瓷砖下的暗格里多了包油纸裹着的铁块。

折返舞池时,丁默邨正用手帕擦拭金丝眼镜:"林大队长想请你配合调查。"

两个小时后,重庆收到绝密电文:"知更鸟撞网。"

林之江的刑讯记录显示,老虎凳加到第四块砖时,受刑者突然哼起日本童谣。

在场翻译官后来回忆,那是京都地方哄孩子的调子。

提审官气得摔碎茶杯:"你母亲可是日本人!"

姑娘舔着嘴角的血沫笑:"母亲今早托人带话,说东京老屋的梅花开了。"

当丁默邨接到郑钺的拒效忠信时,赵慧敏正在梳妆台前咬牙切齿。

这个正房太太动用了二十根金条,买通林之江行刑队绕开司法程序。

赴刑路上,郑苹如向押解者讨要口红,对着小圆镜仔细涂抹。

在上海市档案馆的殉难者卷宗里,法医在尸检报告备注栏写道:"右颧有梨涡,枪伤未损容颜。"

当时的报纸用桃色新闻掩盖真相。

《申报》副刊称其为"情场殉葬",小报绘声描写"女间谍为情所困"。

郑钺在病床上看到"勾引师长未遂"的标题时,喷出的鲜血染红了女儿幼年的照片。

九个月后,未婚夫王汉勋驾驶的运输机撞毁在滇缅边境的山崖。

抗战胜利后的特别法庭上,丁默邨辩解称自己"保护过郑小姐"。

法官当庭展示1940年3月的行刑手令,签发栏赫然是丁的亲笔签名。

七颗子弹打进汉奸后脑勺那年,上海愚园路郑家老宅的晾衣绳上,还飘着件没取下的阴丹士林旗袍。

1983年春,一纸《关于追认郑苹如同志为革命烈士的决定》送到北京某部离休干部家中。

当年潜伏组的电报员摸着泛黄的文件老泪纵横:"她被捕前发的最后密电是'请照顾我母亲'"。

五年后某部电影上映时,松江烈士陵园的管理员发现,郑苹如汉白玉墓碑前,总放着新鲜的樱花枝条。

0 阅读:216

猜你喜欢

万物知识局

万物知识局

每天一个小科普,了解更多新知识 归之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