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8年,弘昼临终前,乾隆问他有何心愿未了。此时的弘昼已说不出话,但还是强撑一口气,一边给乾隆磕头,一边不停地用手在自己的头上比划着“帽子”的形状。
那年,和亲王弘昼病入膏肓,躺在床榻上奄奄一息,乾隆皇帝亲自前往探望,看着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弟弟虚弱得说不出话,心里五味杂陈。
弘昼挣扎着起身,对着乾隆连连磕头,又颤颤巍巍地在头上比划着“帽子”的形状。
旁人看得一头雾水,乾隆却瞬间明白了弟弟的心思,他想为子孙求一个“铁帽子王”的世袭爵位。
其实,弘昼这辈子就没安分过,是清朝出了名的“荒唐王爷”,他敢在朝堂上殴打军机大臣讷亲,当着乾隆的面把对方踹倒在地,乾隆却只是轻描淡写地让弘昼道个歉了事。
除此之外,他还喜欢给自己办“活出殡”,穿着寿衣坐在棺材板上,指挥下人哭丧,自己则笑嘻嘻地吃着祭品看热闹。
大臣们每次收到“和亲王去世”的消息都愁眉苦脸,因为这意味着又得准备厚礼去吊唁。
如此荒唐事换别人早被治罪了,但乾隆却偏偏纵容他,甚至在他抢了铸币局的运钞车后,也只是象征性罚他去守皇陵,没多久又赦免了。
弘昼的荒唐背后藏着精明,他亲眼目睹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惨烈,深知皇权斗争的残酷。
他的哥哥弘时因争位被雍正削除宗籍,抑郁而终,弟弟弘曕因失仪被乾隆降爵,最终郁郁寡欢病逝。
弘昼早早看透自己争不过乾隆,索性装疯卖傻,写诗自嘲“世事无常耽金樽”,表明对皇位毫无兴趣,他越荒唐,乾隆越放心。
乾隆当然懂弘昼的心思,可“铁帽子王”不是随便给的,清朝开国以来只有9位功勋卓著的王爷获此殊荣。
弘昼一生荒唐,哪来的资格?乾隆摘下自己的帽子递过去,半开玩笑地问:“你是想戴朕的帽子?”
弘昼一听,吓得浑身发抖,连连摇头,他知道哥哥在暗示什么,这顶“帽子”是皇权,碰不得。
最终乾隆没答应他的请求,但破例让他的儿子永璧直接继承亲王爵位,没按规矩降级,算是给弟弟最后的体面。
弘昼死后,乾隆亲自给他定谥号“恭”,称他“秉性纯诚”,听着讽刺,可细想又透着无奈。
弘昼用荒唐换平安,乾隆用纵容换安心,兄弟俩的默契藏在那些荒诞不经的故事里,皇家亲情本就稀薄,能这样相伴到老,已是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