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增加一个“邦交”?赖清德副手萧美琴在接受立陶宛媒体采访的时候妄言,台湾地区

漫聊小知识 2025-08-13 15:37:01

台湾要增加一个“邦交”?赖清德副手萧美琴在接受立陶宛媒体采访的时候妄言,台湾地区的外事人员希望能够在立陶宛设立“大使馆”! 现在台湾所谓的“邦交国”只剩下12个了,而且大多是太平洋和加勒比地区的小岛国,像巴拉圭、马绍尔群岛这些名字,估计很多人听都没听过。 立陶宛根本不在这个名单里,萧美琴的这番言论,说白了就是想给自己脸上贴金,制造一种 “外交突破”的假象。 说到立陶宛,这个国家和台湾的互动其实挺有意思的。2021年,立陶宛允许台湾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这在当时被民进党当局吹嘘成“重大外交成就”。 可结果呢?中国立刻采取了反制措施,召回了驻立陶宛大使,把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还暂停了立陶宛牛肉、奶制品等商品的进口,这一下可把立陶宛打疼了,2021年立陶宛对华出口从3.5亿欧元骤降到2022年的1亿欧元,损失了整整2.5亿欧元,立陶宛的企业叫苦不迭,很多依赖中国供应链的公司面临生产中断和成本飙升的问题。 更尴尬的是,台湾当初承诺的投资根本没到位,立陶宛总统首席外交顾问就曾公开抱怨,台湾说的巨额投资“并不那么明显”。 那台湾当局为啥这么执着于立陶宛呢?说白了,就是想找个“突破口”。立陶宛是欧盟成员国,地理位置重要,台湾觉得要是能在这里设立“大使馆”,就能提升所谓的“国际能见度”。 可他们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可不是吃素的。就拿经济来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18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而立陶宛的经济总量还不如中国一个中等城市。 立陶宛要是真敢和台湾建立官方关系,那可不仅仅是经济损失的问题,在国际上也会被孤立,就像2021年立陶宛设立代表处后,欧盟也没敢公开支持它,反而在贸易上和立陶宛保持距离。 看看台湾的“金元外交”,这些年可没少砸钱。就说立陶宛吧,台湾不仅给了1400万欧元的半导体技术援助,还想花7.9亿元新台币采购立陶宛的小麦。 可结果呢?立陶宛的小麦价格不透明,品质也不如美国的,最后项目只能卡着。 还有那个半导体合作项目,原本说好了双方共同投资,结果变成台湾单方面出钱,而立陶宛的公司主业是生产车辆追踪器,和半导体根本不沾边。这种“凯子外交”在台湾历史上屡见不鲜,比如之前给尼加拉瓜建体育场花了3000万美元,给巴拉圭承诺投资10亿美元,可这些钱大多进了当地权贵的腰包,对普通老百姓一点好处都没有。 从国际法的角度看,台湾想在立陶宛设立“大使馆”更是站不住脚。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明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立陶宛要是敢违反这个决议,那就是公然挑战国际法,后果可想而知。 而且,中国在国际上的朋友越来越多,像所罗门群岛、基里巴斯这些国家,以前和台湾“建交”,后来都转向了中国,因为和中国合作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优惠等。台湾那点“援助”,和中国提供的发展机遇比起来,简直就是小打小闹。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立陶宛国内的民意。2021年立陶宛设立代表处后,民调显示58%的立陶宛民众反对这个决定。 2024年立陶宛新政府上台后,总理帕卢茨卡斯明确表示,允许台湾设立代表处是“重大外交错误”,要修复和中国的关系,这说明立陶宛的老百姓也不傻,谁愿意为了台湾那点蝇头小利,牺牲自己国家的经济利益呢? 说了这么多,其实道理很简单。台湾当局想通过设立“大使馆”来增加“邦交国”,这完全是痴心妄想。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都不会得逞。台湾的“金元外交”就像撒出去的纸钱,看着热闹,最后都是一场空。 而立陶宛这样的国家,也不会为了台湾的一点小钱,得罪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 萧美琴的言论,不过是民进党当局在选举前的一场表演,想转移岛内民众的注意力。但不管他们怎么折腾,都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也阻挡不了中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0 阅读:305

猜你喜欢

漫聊小知识

漫聊小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